央視點名批評滴滴快車,某些司機接單後讓乘客取消有貓膩

網約車內參訊(文/康二聰)2月4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30分》報道稱,有些滴滴快車司機為了湊單(每天需要跑滿一定的單量),會在接單後找到各種理由讓乘客取消訂單。

滴滴平臺規定,司機主動取消訂單,可能會被視為違規,每單罰款10元,還會扣除相應的服務分,而服務分低了,派單率也會變低。快車司機便找藉口,如找不著乘客、乘客位置有誤等,讓乘客主動取消訂單。由於是乘客取消訂單,滴滴快車司機便可以計入接單數量。

央視點名批評滴滴快車,某些司機接單後讓乘客取消有貓膩

這不僅讓乘客打車時耗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還降低了他們在平臺的信用評分。滴滴快車工作人員介紹,平臺對司機和乘客是雙向約束的,乘客若多次主動取消訂單,會導致評分下降,有車時平臺會優先把車分配給其他分數較高的乘客;連續取消訂單甚至可能導致賬號被封,無法叫車。

也就是說,滴滴快車司機讓乘客取消訂單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滴滴對此回應稱,經核查認定違規的快車司機,會按情節嚴重程度,作出警告、經濟處罰和封禁處罰3種處理。但問及最終處理結果時,滴滴卻表示不會反饋給乘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有信息披露義務。消費者通過平臺叫車,支付車費後,平臺又抽取20%的費用,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合同關係。如果消費者有正當的權益訴求,平臺就有必要採取有效、透明的回應措施。

行業內其他重要新聞

1、2月5日,滴滴出行在香港的“快的Taxi”完成全面升級,DiDiAPP啟動試營運。據悉,升級後上線的新的士服務將引入滴滴智能分單算法,同時App內置實時通訊功能,無需與司機電話溝通。

2、近日,營口市交通局執法隊對市區網約車市場開展集中整治,查扣非法網約車44輛,均出自滴滴出行平臺。

3、近日,斑馬快跑獲得上海市、襄陽市網約車經營許可證,截至目前,斑馬快跑已在全國獲得了51張牌照。

4、近日,呼我出行獲得平頂山網約車經營許可證,這是呼我出行在全國獲得的第34張牌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