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常熟!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她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

常熟境内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为最,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

其境内地势低平、水网交织,各河流湖荡均属太湖水系,分布呈以城区为轴心向四乡辐射状,故又有“七溪流水皆通海”的说法。

常熟,是一部史书!

常熟历史文化悠久。据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块土地上聚居生息。

商代末期,常熟为勾吴北境;秦属会稽郡吴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咸康七年(341年),于海虞北境南沙乡设南沙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始名常熟。清雍正年划县域东境设昭文县,民国初两县合并,仍称常熟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几易建置名称。解放初期,常熟境内县、市两种建置并存,常熟县城区设常熟市,至1958年4月,常熟市撤销,市境归常熟县。1983年3月,撤销常熟县建置,以全境改设为常熟市。

常熟,是一本诗经!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这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今虞山兴福寺。一座虞山间,收藏着众多文人诗词,值得细细探寻。

《经尚湖》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

鸬鹚群栖竹叶暗,蜻蜓特立荷花秋。

莲歌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竞渡各先去,独逆风波浑不忧。

这是明代诗人沈周途经尚湖而作的诗词,如画境一般地描写了虞山尚湖相互的江南山水之美。

山水相融,山水相映,如此福地江南之美景,谁人不心动?

常熟,是一座课堂!

言子,春秋时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常熟人,被称“南方夫子”。传道受业解惑,公元前446年,61岁的言偃返回家乡传道讲学,吴越一代弟子数以千计。

“孔子之道渐于吴,吴俗乃大变”。言偃把儒家文化带到江南,开启了崇文重教之风,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如今,常熟虞山言子墓道、文庙等地皆有言子踪迹,文开吴会、道启东南是今人对他的最高评价。

文化之地,名师辈出,两代帝师翁同龢就是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教书育人,启迪智慧。

如今,常熟更有常塾•研学堂研学品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常熟,研学常熟,收获知识无限!

常熟,是一处园林!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园林以得水为贵,着重于运用水景和古树、花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因景而设置园林建筑,并巧于借景,突出山水之美,与文学趣味。

有历史文化,有山有水,有古街,有老宅,有生态万物的美丽常熟,不正恰似一处放大版的江南园林,充满了情致和趣味,让人无限向往。

常熟,是一个美梦!

田园诗之祖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实则是人们追求生态文明的发端,体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伟大梦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魅力山水之城常熟常怀碧水蓝天的中国梦!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这,就是常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