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做 ???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难免会发生矛盾,孩子之间也是一样。近期,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

“我家孩子被打了,怎么办?”

“我一直都教导孩子如果被打了就要狠狠的打回来,结果后来他把人家门牙打掉了,还赔了钱,难道这种方式错了吗?”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难免会发生矛盾,孩子之间也是一样。今天小编就想和大家好好聊聊"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这个话题。

说到孩子被打,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的视频。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两孩子在商场附近玩耍,一个打了另一个,其中一娃他妈就去帮着“回击”。结果,另外一娃的妈妈(长袖妈妈)不干了,并质问对方“为什么要打我孩子”。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这边娃他妈(短袖妈妈)就说:“他刚才打我家小孩脑袋,我能不管么?”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但是长袖妈妈觉得,两小孩打架是小孩的事,大人不应该掺和进来,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嘴……最后长袖妈妈还好好教育了一番自家孩子:“给我打回去!”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那么,对于这类事情,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你怎么能欺负我们家孩子呢?”,有的家长甚至会像视频里的短袖妈妈直接去帮孩子打回来。

因为不少的家长都会担心孩子“吃亏”、“受委屈”,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会不会有影响”?“孩子以后不懂得自我保护怎么办”?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西尔斯《亲密育儿全书》认为,“婴儿的拍打,尽管看起来令人不快,但实际上是嬉戏式的交流,最不济也不过是心理挫败的表达方式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无礼的行为。”

其实,有时候我们看到宝宝“被欺负”的场景,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很可能他们只是想善意的打个招呼,并不是主动性的攻击。

那我们该怎么分辨对方的拍打是善意还是恶意呢?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留意对方的面部表情是关键!如果对方笑得特别开心,跑过来推了孩子一把,那他很可能只是想来打个招呼。如果表情不太友善,八成儿就是欺负人了。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你的拥抱

事实上,孩子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是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成为社会一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

研究表明,根据父母在解决孩子之间冲突的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无意识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敌对想法;另一种是教会孩子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很显然,后者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我们建议:不要将家长的心疼、气愤甚至“恨铁不成钢”化为责骂发泄在孩子身上。不要鼓励以暴制暴,比如“去打回来!”或者嘲讽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要知道,已经被打、被欺负的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安抚,家长要承认和尊重孩子现在很难过,甚至很痛苦。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这种时候宝宝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的抚慰。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怀抱,接纳他的情绪,倾听他的委屈,并且在宝宝平静后,教会他如何保护自己,引导他自己处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比什么都重要。

教会宝宝保护自己

首先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声的喊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

如果对方继续追打或者场面不可控,立即寻找身边成年人的保护,可以是老师、家长,或者管理员。

不一定在每次有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求助于外力,但需要让孩子明白,当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时,老师和家长,都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力量。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判断具体情况。比如,言语的警告无效,或者对方“人多势众”的情况,可以选择“走为上策”的方法,远离争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如果对方是个“小霸王”式的宝宝,常无故制造争端并且欺负小朋友,就要引导宝宝慢慢远离这类同伴。

给宝宝机会自己去面对

我们不会永远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也终究有一天要长大成人。作为父母,看到宝宝吃亏受了委屈还要“忍住不出手”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爱子之心和保护宝宝的天性让家长总是情不自禁地代替宝宝去解决问题。

但事实上,只有不断的锻炼,孩子才会慢慢成长,才能真正学会自我保护。在宝宝安全不会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着让宝宝自己解决,然后家长再跟宝宝“复盘”。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可以给孩子空间,孩子们的冲突让孩子自己解决,可对方家长不是啊!难道我还忍着?

当然不!如果对方的行为有可能伤及宝宝,或者有可能给宝宝造成心理影响,当然要毫不犹豫地出手制止。

孩子挨打,受欺负,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孩子,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做出示范:礼貌、教养并不是被人欺负的理由。可能年龄小的孩子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差别,但这对于让孩子学会应对冲突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当然,以上所说的各种方法仅供参考。毕竟事发紧急,要做到冷静不冲动也是不容易的。如果各位家长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欢迎留言给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