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列舉兩個對明朝皇帝上位有極大貢獻的謀士:
一、朱升,字允升,號楓林,我們現在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名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是他提出的。朱元璋是準備效仿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但朱升比較知趣,躲了一次就出山了。他勸說朱元璋攻破城池後少殺人,敵人必定聞風而降,朱元璋聽進了勸說,果然很多城池開城投降。朱元璋不知道該攻打哪裡的時候,朱升就勸攻打處州,朱元璋聽進去,打下處州後遇到了劉伯溫,而朱升早就知道劉伯溫在那裡,其實就是想讓朱元璋招降劉伯溫。朱元璋也是採用了朱升緩稱王建議,所以開始稱吳國公,這就讓朝廷的大軍暫時放過了他,轉而攻打其他稱王的義軍,朱元璋得以緩過氣來發展壯大,直至打敗陳友諒後,才改稱的吳王。
二、姚廣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原是僧人,明成祖朱棣時期著名的“黑衣宰相”,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選,以"臣奉白帽著王"結識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允炆準備削藩的時候,姚廣孝勸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姚廣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姚廣孝在朱棣的燕王府後院秘密訓練兵馬,還修建高牆和地道,打造軍器,用雞鵝鴨的聲音來掩蓋訓練聲音。朱棣起兵後,姚廣孝對朱棣說:"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克。"果然朱棣迅速攻入金陵,奪了朱允炆皇位。
雖然民間傳說劉伯溫有堪比諸葛亮的智謀,是明朝最厲害的謀士,但是真實歷史朱升對朱元璋的貢獻更大,而且劉伯溫最後的下場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