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称得上“神算”的臣子都有谁?哪个最厉害?


列举两个对明朝皇帝上位有极大贡献的谋士:

一、朱升,字允升,号枫林,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名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他提出的。朱元璋是准备效仿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但朱升比较知趣,躲了一次就出山了。他劝说朱元璋攻破城池后少杀人,敌人必定闻风而降,朱元璋听进了劝说,果然很多城池开城投降。朱元璋不知道该攻打哪里的时候,朱升就劝攻打处州,朱元璋听进去,打下处州后遇到了刘伯温,而朱升早就知道刘伯温在那里,其实就是想让朱元璋招降刘伯温。朱元璋也是采用了朱升缓称王建议,所以开始称吴国公,这就让朝廷的大军暂时放过了他,转而攻打其他称王的义军,朱元璋得以缓过气来发展壮大,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的吴王。

二、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原是僧人,明成祖朱棣时期著名的“黑衣宰相”,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允炆准备削藩的时候,姚广孝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姚广孝在朱棣的燕王府后院秘密训练兵马,还修建高墙和地道,打造军器,用鸡鹅鸭的声音来掩盖训练声音。朱棣起兵后,姚广孝对朱棣说:"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果然朱棣迅速攻入金陵,夺了朱允炆皇位。

虽然民间传说刘伯温有堪比诸葛亮的智谋,是明朝最厉害的谋士,但是真实历史朱升对朱元璋的贡献更大,而且刘伯温最后的下场也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