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的语言或者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从1990年周星驰主演的《一本漫画走天涯》开始,香港喜剧就正式进入了“周星驰年代”。之后的《赌圣》、《逃学威龙》系列、《整蛊专家》、《审死官》、《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唐伯虎点秋香》等影片不仅屡次打破香港单片票房记录,而且奠定了无厘头喜剧的基本形态。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当无厘头喜剧的初始形态奠定后,周星驰也逐渐从单纯的表演开始进入了编导创作,对于身体动作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也使得该类型喜剧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到了1994年,周星驰开始自己执导电影《国产零零七》,其中无厘头喜剧模式有所调整,“并多了一份国家情怀,也多了一份主观上对严肃艺术的追求”。在动作表现方面,影片中加入了许多不按剧本的即兴表演和对白,与他影片的无厘头风格显得更加吻合,表面上看似毫无准备的无厘头,实则体现出了周星驰的用心。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周星驰被大陆观众熟知,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和刘镇伟合作的《大话西游》。除了对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影片在形式上的颠覆让其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特征。这部电影更像黑色幽默,在危难、惨情和残酷的处境中形成荒诞的笑料;在主题上,通过对孙悟空前后五百年的爱情誓盟和最终错位造成的悲情结局,叹红尘情缘的来去难测,使闹剧片充满了痴情与无奈,同时还具备舍生取义、博爱等蕴意。也许正式因为追求这样的意念,以及有些剧情的累赘与拖沓,这部当年的贺岁片首映的票房并不理想,但他的确是周星驰电影美学变迁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以至于有学者曾言“现在人们无疑认为,这两部《西游记》是周星驰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在之后的《大内密探零零发》中,周星驰身兼数职,集编导演于一身,其无厘头风格也愈显成熟。影片借用好莱坞系列影片《007》的架构,将其中詹姆斯邦德置换为中国古代的大内锦衣卫,模仿之余又肆无忌惮地进行戏谑。更别具意味的是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插入一场电影颁奖礼,剧中的男主角经过了一番努力的表演之后却没有得奖。

从1996年的《食神》开始,周星驰的艺术再定位行为表现的更为自觉,在《喜剧之王》、《千王之王2000》等影片中,他“真正地把自己要表达、要说和要隐喻的内容摆上去并作大胆尝试”与与,具体表现为其对主人公己经渐渐摆脱纯粹的无厘头式夸张恶搞,而更多地以一种淡薄冷静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小人物的悲悯、对理想的追求、对功夫的热爱等,发展到一种成熟沧桑后的喜怒哀乐。如食神》中的食神史蒂夫周从出场就风光无限,不再是小人物的一步登天,欣喜若狂,而是大人物的得意忘形,周星驰把得意者的嚣张夸大得分外鲜明,而他被亲信们联合背叛、暗算的境遇也就显得分外的凄凉,整部影片渗透出某种难得的淡泊。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2001年的《少林足球》依旧保留了无厘头的风格,但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整。纯粹的搞笑己经不再是主要内容,尤其不再靠语言搞笑,大量的喜剧动作代替了很多的喜剧语言,香港的传统类型元素一一动作以及与国际化接轨的高科技特效占据了主体。对身体动作的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高科技对于主人公的动作的辅助和夸大,为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又提供了新的可能。从这种转型可以看出周星驰及其电影在全球化大趋势的影响下,也尝试着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在无厘头电影时期,除了有周星驰外,还有一个电影人同样为无厘头风格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个人就是王晶。他本人在片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观众的观影心里非常了解,同时也深谙商业电影的规律,甚至他自己己经明确表示,拍电影不为叫好,只为赚钱,他需要的是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以观众需求为第一要素。王晶的影片以喜剧类型为主,但又不是纯粹的喜剧类型,而是融合了喜剧、动作等各种商业类型于一体的复合喜剧类型。片中经常会出现对于经典和流行的嘲弄,但社会讽刺意味大为减弱,而且由于要迎合广大观众的喜好,所以其选取的题材和主题偏于庸俗,甚至低俗。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王晶这一时期指导了很多周星驰主演的无厘头喜剧电影。在这些电影中,虽然周星驰的光环遮住了幕后的王晶,但不可否认,王晶为周星驰无厘头风格所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王晶擅长将各类喜剧元素集于一身,形成以搞笑为主的高密度杂烩式风格。在王晶的喜剧电影中,对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融入了悬疑、情感、传记、色情等多种类型元素,且将各种元素推向极致;此外,叙事情节点密集,是集体创作剧本的典型,层出不穷,开场即叫人喘不过来。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无厘头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来自于著名的喜剧导演刘镇伟。在遇到刘镇伟之前,周星驰虽然是由李修贤带入影坛,并且参演过《雷霆先锋》、《龙在天涯》等多部影片,但始终都是插科打浑的配角,在这些电影中的动作呈现也都是中规中矩的动作。直到1990年,刘镇伟指导影片《赌圣》力挺籍籍无名的他作为主演,才真正转变了周星驰的电影之路,并基本形成了香港无厘头喜剧的类型模式。1995年,刘镇伟又推出了《西游记第101回之月光宝盒》和《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两部优秀作品,不仅将周星驰的表演风格带入了新的境界,而且还将后现代结构特色的无厘头喜剧文化推向了制高点。另外从导演承载艺术核心的角色来看,刘镇伟是当之无愧的香港无厘头喜剧电影的奠基人和重要掌舵者之一。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刘镇伟一直坚持自己的无厘头喜剧电影是具有有厘头内涵的。虽然电影的整体形态似乎天马行空,但内在却是有题材个性和严密逻辑的,只不过在逻辑展演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节和细节。刘镇伟电影外在搞笑的表象背后,却是蕴含着深刻的有厘头内涵。或者可以说,刘镇伟是以一种独特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巧妙演绎沉重悲枪的社会现实故事。

2001年周星驰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推出了《少林足球》,大破香港电影票房,一派大赢家气势。在这部电影中,好像己经找不到对手的周星驰找来了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伙伴再加上赵薇,以及再也不是“平起平坐”的吴孟达,用漫画加武侠的夸张编制出知耻而后勇的谷底大反弹的梦想,用星仔的片中的对白就是:“做人无理想,不如做条咸鱼!”在逆境中拼搏出一个新天地一一当时香港就是如此。这部影片的身体动作比之前的更夸张,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融入了武打、漫画、功夫等多种因素,并借助科技手段将踢球的动作凭借想象力发挥到最大的威力。

周星驰和成龙是用喜剧的方式将暴力消解,形成一种喜剧动作风格,他们用高超的技艺平衡着暴力与美感之间的关系。唯有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自觉精神或物质贫穷的人才能把对自我形象低落的愤慈变成参加欢乐派对。不管怎样,突如其来的极致的身体动作,以及话瘩式的附从于动作的语言,己经成为周星驰电影的标签。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周星驰:周星驰给中国人加油打气,很大程度上是“镜像效应”一一你看到你想看得见的自己。

90年代香港的无厘头喜剧电影——以周星驰为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