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从服务生到建筑工,从建材经销商到南耳北移的缔造者,土生土长的舒兰人张永生用他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演绎着东北银耳之王的成长历程。

曾经因家庭窘境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的青葱少年,如今蝶变成为吉林华鑫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吉林市人大代表、吉林省食品学会副理会长、国家食药用菌协会理事。

一把把汗水、一次次跌倒、一点点成长……在张永生的创业历程中又经历着怎样的励志故事?

摸爬滚打 练就真身

保剑锋从磨砺出。作为一名70后,吃苦、认干的内在本质是张永生走向成功的奠基石。高中毕业后,为了不再给家庭增加负担,他选择走入社会,开启了打工生涯。

张永生的打工历程与“打工皇帝”唐骏截然相反,没有高学历,没有出众的专业知识,他像很多农村孩子一样初到大城市选择第一份职业——餐厅服务员,勤快肯干、干净利落,很多用餐的顾客都对他的服务态度竖起大拇指。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建筑工地的工资要相对高一些,还会学到瓦工、木工等技术,想起了老人常说的一句话“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于是下定决心戴起安全帽。

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勤思考、善观察,他很快熟悉并了解了建筑工地的材料需求,开始尝试为工地供应暖通、电器、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踏实的为人和诚信的经营,让他获得了更多大宗材料的供应机会,张永生积攒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返乡创业 南"耳"北移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不再处于窘境的张永生,身处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心中记挂的还是家乡的那山那水那人。

2013年,他毅然决然返乡创业,成立了吉林华鑫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黑木耳的培育和加工生产,生意也日渐红火。但在东北黑木耳生产企业不尽其数,想要飞到领头雁的位置难上加难,张永生反逻辑思考,跨越“黑道”,进军“白道”。

古有郑和下西洋,今有永生闯南方。经考察,在北方由于受生产环境、气候影响,银耳很难“生存”,生产企业都在南方。2014年末,张永生带领公司考察团队冒着台风登陆的危险,深入到福建古田等地的银耳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回到舒兰后,他聘请了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建立了实验室,誓要将舒兰籍的“雪莲花”培育成功。但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试验一次次失败,一批批银耳被扔掉,张永生始终斗志昂扬。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4月,第一批银耳培育成功,这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成功生产出银耳的企业。如今,华鑫银耳通过了国内和欧盟有机双认证,经过461项农残检测全部达标,工厂化规模生产位居全国首位。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创新发展 硕果累累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质量第一,诚信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将精确的定量标准和科学管理模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标准。

工匠精神是企业家所崇尚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张永生始终没有离开创新,他知道只要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身子就会站得直,立得稳。为了研发更好的产品,2014年他与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共同研发食用菌菌种、培养基栽培、生产加工等项目,其中“黑木耳液态深层发酵及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项目获得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支持资金60万元。先后申报了《一种黑木耳酵素的制备方法》《一种黑木耳夹心薄脆工艺及配方》和《一种黑木耳荞麦营养米脆及其配方》等8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种黑木耳酵素的制备方法》于2016年获得专利授权;另外还获得了计算机生产管理和数据分析两项软件著作的知识产权。公司研发的银耳酵素目前也进入了中试阶段,计划于2019年全面投产。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以强带弱 互惠共赢

张永生始终将带动农民致富摆在前面,他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使农户订单式种植。公司实行“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经营管理模式,把严密的菌包生产和产品深加工留在厂内,让农户栽培黑木耳达到零风险,做到农户与公司互惠双赢。每年4月底,农户从该公司拿到菌袋后下地栽培,成熟的黑木耳经过采摘和晾晒后成为干品,由食用菌经纪人上门收购。栽培技术上,该公司提供无偿全程技术服务,在菌袋下地前举办培训班和发放技术手册,在下地栽培后派技术员跟踪指导技术。新安乡的种植户付维军、水曲柳镇的丁国良,通过种植公司的产品都开上了小轿车,他们常说:“是华鑫让我们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据初略计算,舒兰市每年种植华鑫菌业黑木耳的农户可增收1500余万元,每年可解决260多人再就业。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对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张永生自信满满,他计划将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让小菌类占领大市场,让华鑫成为舒兰对外一张靓丽的名片,让“东北银耳”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舒兰故事|张永生:南“耳”北移 炫出多彩人生

图片由华鑫菌业有限公司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