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講真,我們的人生就圍繞兩個字在打轉:房子。

這兩年房價節節攀升,無論是剛需族還是投資客都紛紛湧入樓市,開發商不斷圈地蓋樓。

長此以往,原本幾千、上萬的房價硬生生翻了好幾倍,很多人被迫無奈,全家幾代人東拼西湊地把首付交了,早早走上了房奴的道路。

我在一二線城市打拼多年,發現身邊很多中產階級朋友,在北上廣深都成家立業了,一線城市看得上的房子均價也要七萬多,一套小居室也要幾百萬,很多人都是數千萬的資產,可他們幸福感並不高,因為房子讓他們揹負的貸款本金和利息總數額,基本上要三十年才能還清。

最關鍵的問題是,收入的大部分都拿去還了房貸,直接導致沒錢消費了,保持生活品質基本靠省錢。


我們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那些所謂的數百萬富翁,數千萬富翁,實際上也可以叫做“負”翁。

運用高額的槓桿貸款購房,必將承擔高額的負債。而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靠薪資,在當地購房也是非常吃力的事。

所以,錢全部流向房地產,其他行業不景氣,誰還有閒錢去消費?

如果說以前努力奮鬥是為了實現夢想,現在努力工作是為了還得起房貸,生怕斷了月供。

對身邊很多家庭來說,未來幾十年基本已被房貸變現綁架了,房貸吞噬了國人的全部購買力,很多家庭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我們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我之前上海的同事,5年前從崑山到上海工作後,眼界比較遠,一心就想在上海買套房,他們除了崑山那套價值50萬的房子,真的一無所有。

當時他在上海浦東新區一家外企上班,由於周圍房價太高,退而求其次,賣了崑山的房產,加上問親戚朋友借的幾十萬,選擇在上海嘉定買了套房,其實已經很偏了。

現在來講,這套140平的房子也蠻值錢的,可我從和他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說的最多的就是太累。

連續5年,一發工資第一件事是還房貸,然後還親戚朋友。這5年他沒買一件像樣的衣服,最大的購物開銷就是換了一部小米手機,他說還是因為之前手機太卡,沒法用了。

尼瑪,當時我真想罵他,你這狗日的日子,我一天也不想過,你的生活除了房子一無所有。其實仔細想想,也蠻佩服他的,真的靠他自己一點點苦出來的,他的財富這幾年至少也翻了一倍。

像他這樣咬牙買房的人,在過去的幾年裡的顯著特徵是:

  • 更早的買了房,房價的上漲是普通家庭貧富懸殊的關鍵;

  • 大部分家庭都在為房貸奔波,併為房子奮鬥了一生。


我們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如今房價直線飆升,許多年輕人根本無法湊足買房首付的錢,都是向雙方家庭成員籌錢。

幾代人的血汗錢,轉換到房地產利益集團少數人的口袋中,而這部分人是小眾,絕大部分人口袋已被掏空,這成為整個市場消費持續低迷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高房價,最終消耗了一個個家族幾代人幾十年的奮鬥成果,甚至讓這一代年輕人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奮鬥。

老百姓為了一套房,揹負了一座債務大山,成為房奴;

高房價,抽乾了實體經濟的金融血液,讓實體蕭條;

高房價阻礙了年輕人安居城市,沒希望,沒安全;

高房價讓年輕人結不了婚,城裡單身增多;

高房價經濟壓力太大,人們不願生孩;

房價上漲看似大家的財富都增長了,實質上如果你只有一套房,房價各地普遍漲與不漲和你也沒什麼關係,你根本無法變現。

所以那些手裡稍微有點閒錢的人都會去買第2套房,房價被投資客,開發商,利益集團一起抬高,恨不得漲到天上去。

房價上漲對企業發展是一件極大的損傷,變相的使公司賺的利潤縮水了。


我們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公司賺一百萬,銷售的產品價格並沒有漲,人工工資在漲,不漲人才就流失,在一座城裡立足總要買套房才叫安居樂業吧。辛辛苦苦賺的利潤還不如員工買了套房漲的多,試問企業主幹嘛不去用手裡的錢自己去炒房,還幹什麼實體噢。

一旦企業主都不再好好做企業了,整個市場經濟就是一個大泡沫。

炒房一年賺一百萬,並沒有給社會創造出什麼過多的價值,而一個公司一年賺一百萬,一定會在這條產業鏈上,讓更多人收益,兩者社會價值完全不一樣的。

房價上漲看似我們的財富增值了,其實咱們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了,幸福感越來越低了。

成千上萬的城市新青年,在高房價面前低下了頭,驚慌失措。

也許大家拼搏奮鬥的最大壓力和動力都是:高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