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名称是怎么来的?真相是这样

抗战时,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名称是怎么来的?真相是这样

资料图

“三八大盖”大家都知道是日本侵略中国时军队的制式步枪三八式步枪,被中国军民称为“三八大盖”,这个俗称是怎么来的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答案,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所以得名。这把枪射程远,准确度高,不仅日军常用,就连中国缴获该枪也喜欢用。

抗战时,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名称是怎么来的?真相是这样

资料图

三八式步枪同98K一样使用的是旋转后拉式枪机,射程远,表尺射程达到2400米,有效射程460米。另外,三八式步枪精度很高,在四百米的距离内有着平直的弹道,在中等距离有着稳定的飞行状态,因此可以精确击杀目标,在实战中有过多次八百米击杀集群目标的记录,毫不逊色于毛瑟98K步枪。

除此之外,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只有五个零件,而且后座力很小,容易上手,适合训练新兵,再加上枪身较长,适用于日本推崇的战地白刃战,日军本身刺杀技术就不错,加上这把枪,可以说是占尽了便宜。

抗战时,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名称是怎么来的?真相是这样

资料图

没有一件武器是完美的,三八式步枪当然有缺点。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它的杀伤力,因为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初速高,贯穿力强,所以经常直接打穿人体而对周围组织影响很小,这个缺点在白刃战中更明显,日军经常在子弹贯穿后误伤自己人,而且二次贯穿杀伤力更大,这对于日军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除了这个,抗风性差,装弹量少也是它的缺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