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一回到家鄉就尋找自己童年的味道的美食


潮汕人一回到家鄉就尋找自己童年的味道的美食

文&圖 / 肖維端

潮汕人做粿的歷史悠長,古遠時先民們從中原南遷到潮汕地區,帶來了用麵食作為祭祀粿品的習慣。由於南方不產麥子,只能用大米來做粿品,“粿”就應運而生。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品種和花樣越來越多。

潮汕粿仔就是我們俗稱粿條的米制品,有一個傳說,揭陽龍溪都人郭貞順,生於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為縣邑郭教諭之女,自小淑惠,喜愛詩書。長大成人後,許配給潮陽周伯玉為妻。她勤奮讀書,精通經史,擅於數學、詩文。時值元末明初,四方豪傑並起,戰爭連年不斷。郭貞順深具學識,知道潮陽雖遠離中原,地處海隅,但難保戰爭不會至此。若潮陽波及戰爭,農桑荒廢,商賈枯竭,則後果不堪設想。遂計劃發明一種糧食,既易於食用,又可久藏。但日復一日,郭貞順絞盡腦汁,尚未能發明這種東西。


潮汕人一回到家鄉就尋找自己童年的味道的美食

一天,郭貞順在喝稀飯,偶然間在飯碗裡發現有幾小塊東西,挾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遂將碎塊放在盤中細看,仍不知何物。後又到米缸裡將米翻個徹底,也未見有異,這時她才記起今天煮的米是幾天前祭拜海神的米。但為何有此東西?她又細細思索……最後她終於發現:幾天前在祭拜海神時,有幾小塊粿仔掉落在米麵上,幾天後用這些祭拜海神的米煮飯時,掉落在上面被曬乾了的粿仔塊和米一起被煮熟後,裡面就有這些“挾之即碎,嚼之清香可口”的東西來。

此後,郭貞順便教人將祭神的粿品切成碎片,然後曬乾儲藏。不久,戰爭果然殃及潮陽,潮陽地區一片饑荒,幸得郭貞順發明“粿仔脯”,才使邑民有充飢之物,渡過難關。


潮汕人一回到家鄉就尋找自己童年的味道的美食

粿汁就是粿仔的衍生物,伴隨著每一位潮汕人的成長和生活,幾乎沒有不喜歡吃粿條粿汁的,粿條清淡爽口,粿汁香糯幼滑,各有千秋。潮汕粿汁是把白米浸泡至完全飽和,磨成米漿,把米漿放在平底鍋上煎熟烤乾而成的,切成菱形小塊。隨著時代發展,現在的粿汁已經不只是果腹的功能,越來越多的配料,讓簡單的食物釋放出更豐富多彩的風味。

一般都會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豬肉滷出香口的滷肉,這個滷肉的火候要控制得恰到好處,就是切片的時候能夠薄,不粘連,肥瘦相得益彰,然後再用滷湯滷雞蛋,最好用比較小的土雞蛋,更容易入味,處理好肉和蛋以後,就要切蔥花,爆香蒜末至金黃,一切就緒了就把粿汁放在沸水之中,還要調入稀稀的糯米粉漿,也可以不加,這隨個人喜好,把煮好的粿汁放到碗裡,加入薄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和滷蛋,還可以加上豆乾,淋上滷汁,撒上蔥花和炸蒜末,這時一碗色香味全的潮汕粿汁就完工啦!

潮汕地區的水土孕育出勤勞智慧的子民,也把吃食的材料發揮得淋漓盡致,豐富多彩,每個離開潮汕的潮汕人一回到家鄉就是尋找自己童年的味道,過去的味道,那個給予慰藉的味道,那個記憶深處的密碼,那就是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