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市一醫片區棚改項目將啓動,涉及48棟老舊居民樓

去過匯川一路、二路的市民都知道,道路兩側有很多極具年代感的老舊紅磚房,這兩天,利好消息傳來,因市一醫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已正式啟動徵收工作,這些紅磚房即將成為歷史,很快這一片區的48棟老舊房屋將被徵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電梯樓商品房住宅小區。

遵義市:市一醫片區棚改項目將啟動,涉及48棟老舊居民樓

棚改涉及48棟

9月12日早上,走進市一醫家屬區,在一棟5層高的紅磚牆樓房下,一張危房鑑定報告映入記者眼簾,原來此家屬區的第13棟樓,由於地基下沉、樓房出現裂縫等原因,已被鑑定為D級危房,樓內居民已於去年汛期來臨前全部搬離。

洗馬社區主任糜伶稱,市一醫片區的樓房最早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有的還配有煤棚。

記者走訪時看到,由於這些樓房均沒有配套停車場等設施,車輛只能停放在路邊,行人過往也沒有人行道可走。同時,由於這一片區緊挨市一醫,人流量大,很多一樓的住房已被改作商用,開起了餐飲店等。同時,這些樓棟還存在電線裸露,外牆瓷磚鬆動等安全隱患。

“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質量,2018年市一醫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經省住建廳審批,已被列入國家2018年棚戶區改造計劃。”洗馬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黃濤表示,此次棚戶區改造主要對市一醫家屬區、遵義醫專家屬區、市防疫站和市衛監所家屬樓等老舊樓房進行改造,涉及被徵收房屋48棟、1115戶,約11萬平方米,是個民生工程。

遵義市:市一醫片區棚改項目將啟動,涉及48棟老舊居民樓


安置方式有兩種

說到棚戶區改造,大家最為關心的就是安置方式。對此,遵義晚報記者在採訪中詳細瞭解得知,市一醫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安置方式主要分為兩種:產權調換、貨幣化安置。

產權調換也就是說,被徵收人用現有房屋置換還房,但須按照容積率、規劃等要求來置換。

“很多有故土難離情結的居民不用擔心,以後的還房就修在徵拆之後的地塊上,屬於原地還房。”黃濤告訴遵義晚報記者,此次市一醫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中擬建還房用地62509平方米,計劃總建築面積約31萬平方米。其中,修建還房約13萬平方米,其他商業配套18萬平方米。

根據初步的規劃方案,還房完全按照商品房標準來修建,還會配套物業服務中心、幼兒園、文化活動中心、衛生服務站、標準車庫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規劃方案中,還提到了還房小區的綠化率需達到39.45%。

除了產權調換外,安置方式還包括貨幣化安置,具體徵收價格將以此後發佈的《遵義市2018年市一醫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為準,目前,方案徵求意見稿正在向廣大被徵收人徵集意見,評估單價須依法定程序確定評估機構後由專業評估機構評估後進行公示告知廣大居民。

居民支持改造

9月12日早上,洗馬社區工作人員羅秀英和專業測繪人員正在做入戶調查、擬徵收房屋的裝修裝飾測繪工作,記者跟隨他們,隨機走訪了部分居民。

“能讓居住環境大大改善,我當然支持。”住在市一醫家屬區11棟的張女士說,希望棚改能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真正造福於大家。

程先生和老伴在市一醫家屬區住了30多年,他表示支持改造,棚改期間,會出去租房子過渡。目前,他已經初步確定選擇還房,只是希望還房的建設進度能跟進,不要讓他們等太久。

目前,市一醫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部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相關工作。此前,徵收範圍內《遵義市匯川區人民政府關於〈遵義市2018年市一醫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徵求意見稿)〉的公告》、《遵義市2018年市一醫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徵求意見稿)》、《房屋徵收封閉公告》、《遵義市2018年市一醫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用地紅線圖》等已張貼了數十處。

9月10日,市一醫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徵收工作業務培訓會已召開,這標誌著這一片區棚改徵收工作正式拉開序幕。按照相關規定,預計在10月中旬,會啟動這一片區的簽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