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学校就不用再愁男教师稀缺

岂能任由“娘炮”搔首弄姿

文|朱忠保


只要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学校就不用再愁男教师稀缺


(▲男老师好少。)

只要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学校就不用再愁男教师稀缺


(▲这是培养更多“娘炮”吗?)

“学校里男教师太少了,孩子缺乏阳刚气。”开学伊始,太原的部分家长和学校负责人为同一件事犯了愁。一位学生家长跟记者抱怨说,“从一年级开始,除了体育教师,孩子就没遇到过男教师!”卫华小学的校长乔慧君说,我们学校男女教师比大约是1:8。其实,不止山西太原,在全国各地,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9月10日人民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自然又想起前两日新华社曾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娘炮”之风当休矣》,引起网友关注。其中就指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确如此,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不仅关乎着青少年的成长,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的一大事。事实上,“少年娘则国娘”这样的网络戏谑不无道理,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转发、留言、底部打赏、点赞、点下面广告都是对明话频道坚持写作的支持!】

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发现从全国的情况看,的确存在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重更高的情况,其中高中女性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53.07%,初中为55.64%,普通小学为67.19%。有专家指出,这种女性教师比例过高的现象在大城市更加明显,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能达到八成。

只要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学校就不用再愁男教师稀缺

一方面,本就稀少的男教师因为待遇低、压力大等原因不断流失;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摇篮”的师范院校每年入学的男生不断减少,导致男教师的新生力量不足。

近段时间来,“娘气”风太重引起大家的关注,其实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娘娘腔”,影视界称为“娘炮”,亦即表示缺少阳刚之气,缺少男子汉气概,缺少担当精神,太过阴柔。一个国家,如果男人不象男人,缺少阳刚之气,如何能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所以,“娘气”风太重,让人担忧。

科学的性别哲学,并不强调绝对的男性化或者绝对的女性化。“坚强,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也要坚强;温柔,也不是女孩的专利,男孩子也要学会温柔,要相互借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说,但问题是,现在我们的男孩子实在是过于柔弱了。不少专家指出,男孩子身上的这种阴柔之气跟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男教师阳光、幽默、宽容、富有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肖军虎表示,男教师的稀缺,让学校诸如社会实践、校园安全类等需要体力的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校园里缺乏男教师,对处于性格形成阶段和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培养不利,在对学生性别趋向、个性品质的培养上,尤其是在勇敢、进取、拼搏等优秀品质的示范方面易造成缺失。”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冶成福教授忧心地表示。

只要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学校就不用再愁男教师稀缺

可是,学校缺少男老师,就不只是“娘气”太重的问题。学生时期是心理、人格等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男孩子在这一阶段接触的都是女教师,那么他们就会有女性化的倾向,甚至独立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冒险精神。防止孩子女性化倾向的办法就是增加男教师,男教师坚强勇敢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学生性格构成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

男教师阳刚、幽默、宽容、坚韧、大度等特点,本身就是教育学生的一个资源,能让学生性格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没有缺损。美国耶鲁大学一项研究也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不少学校领导都认为,男教师更具创造精神。

中小学教育中,男教师的教育力量不可或缺;中小学校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现象不容忽视。要破解这种困局,一是要努力营造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有效提高教师待遇,真正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有网友表示:男人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中流砥柱。要拯救男教师,就必须合理地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老师们无后顾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