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荣耀的起点,两周征服北意大利

1796年月9 日,拿破仑麾下的意大利军团已经完全越过了卡迪博纳山口。可此时北意大利的形势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督政府因财政困难而向热那亚提出借款要求,但遭到拒绝。于是督政府采取了武力恫吓的策略,一支法国小部队向热那亚以西仅11.2 公里的沃尔特里推进。此举惊动了奥撒联军,使其误以为法军将进占热那亚。因此, 奥撒联军的主力开始大举南下,右路为科利将军指挥的撒丁军团,他们负责往尼斯方向进攻。左路由博利厄元帅率领的奥地利军团,主要任务是歼灭热那亚附近的法军“前卫”,夺回沃尔特里。中路由博利厄元帅的副将阿尔热托指挥,任务主要是占领蒙特诺特,截断萨沃纳的沿海通路和法军的退路。

拿破仑荣耀的起点,两周征服北意大利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口(彼得·德拉罗什 绘)

乍看起来,敌军这样布防似乎很高明,可是弄清楚地形条件以后,就知道博利厄把自己的兵力分散了,因为中路和左路之间除山后道路外别无通道。反之,灵活机动的法军能够在几小时内迅速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敌军各个孤立的部分。奥军只要有一支失败,其他部队只能一同退却。

于是,局势的变化和奥撒联军的贸然分兵,就将胜利的契机交付到拿破仑手中。其实拿破仑的计划原本是往西北方向攻击孤立的普罗维拉那1 万奥军。假如能把普罗维拉的部队歼灭,那撒丁军团和奥地利军团的交通线就处于法军控制之下了。现在,阿尔热托指挥下的中路奥军因为失去两翼的保护而成了荒野雄狮口中新的饵食。

拿破仑荣耀的起点,两周征服北意大利

拿破仑时代的军队野营

4 月11 日,左路的博利厄元帅在付出一定伤亡后终于夺回了沃尔特里。可是在奥地利军队庆祝胜利的欢呼声中,没有人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他们已经把自己的中路部队给甩得太远了。从蒙特诺特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仿佛已经敲响了奥撒联军的丧钟。

在左路奥军夺回沃尔特里的同时,中路的阿尔热托已经占领了尼吉诺山下的蒙特诺特。此时,他正挥军猛攻蒙特列则诺高地由法军所掌握的堡垒。守卫堡垒的法军指挥官福尔奈西望着汹涌而来的奥军,对着自己的部下高喊:“朋友们!不胜即死!这里就是考验我们的地方了!”堡垒里没有旗帜来鼓舞士兵的勇气,也没有大炮来压制敌军的冲锋。但仅凭福尔奈西的这句话,守卫堡垒的法军用排枪和刺刀, 英勇顽强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他们的奋战将中路奥军牢牢地拖在了蒙特诺特,为法军合围奥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就在这些勇敢的士兵奋战之时,拿破仑已经亲自赶到尼吉诺山南面的桑托里奥,向马塞纳、拉加尔普和奥热罗三位师长面授机宜。当天晚上,三个师长率领各路法军一起悄悄地向蒙特诺特进发。按照计划, 拉加尔普师将翻过尼吉诺山从正面攻击敌人;马塞纳师将沿着蒙特诺特以西的阿尔塔山脊迂回到敌人的右翼;奥热罗师则向敌人的右后方做更深远的迂回。

12 日拂晓,随着初升太阳的光芒抹去战场上弥漫的大雾,中路奥军看到了令他们惊骇的情景:上万名法军已经对他们完成了合围。刚开始,训练有素的奥军顶住了法军的正面攻击。但当马塞纳师从奥军的右翼压下来时,奥军就全线崩溃了。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奥军就损失了3000 多人,其中近2000 人被俘。此外,阿尔热托还丢了4 面军旗和12 门大炮。

拿破仑荣耀的起点,两周征服北意大利

拿破仑时代的10法寸臼炮

这是意大利军团的第一场胜利,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凭借着此次胜利,拿破仑控制了奥撒联军的天然联络节点蒙特诺特。他的两个对手之间已经被打进了一个楔子,拿破仑进一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迅速切断敌军之间的联系。

远在西面的撒丁军团得知阿尔热托被围,本欲进行援助,无奈两军距离甚远,再加山路崎岖,增援不便,只好坐看友军覆灭。博利厄元帅则对这场战斗毫无所知, 直到第二天,阿尔热托溃败的消息才传到沃尔特里。大惊失色的老元帅不得不迅速地把部队调过头来,重新沿着那条难行的老路撤退。但这是一次符合拿破仑心意的撤退。吃了败仗的将军会本能地向自己的补给基地撤退。于是,败退的奥军向东北撤到了迭戈,撒丁军团则向西北撤到了米莱西莫,两支军队在不经意间又一次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为了彻底切断奥撒联军的一切联系,为下一步各个击破敌人创造条件,拿破仑丝毫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他兵分两路, 亲自指挥奥热罗师进攻米莱西莫,同时命令马塞纳师和拉加尔普师攻占迭戈。

4 月14 日—15 日,意大利军团经过在米莱西莫和迭戈浴血奋战和反复争夺,终于大败奥撒联军。敌军损失8000 人,其中6000 人被俘,包括有2 名将军和24 名高级军官。法军还缴获了30 门大炮、60 箱弹药和15 面军旗。

在反攻迭戈的战斗中,后来成为师长并于1801 年在埃及亚历山大附近战场上牺牲的年轻军官拉纽斯表现得异常勇敢。在战斗的最紧急关头,他率领两营轻步兵, 沿迭戈丘陵左方斜坡爬上去。奥军里最凶悍的匈牙利掷弹兵向他们发动反冲锋。这两营法国兵向高地进攻三次,有两次被敌军击退,在第三次进攻时,拉纽斯用剑尖举起帽子,冒着炮火奋勇前进。士兵们被他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激励,终于夺下了迭戈高地。

到了16 日,丝毫得不到喘息机会来重新掌握部队的博利厄元帅终于从拿破仑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下逃脱出来。他试图收拢其在亚历山大里亚和托尔托纳两个要塞之间的残部,以求守住波河上渡口。他还给自己的国王上呈一份悲观的急报:

本部处境艰险,……我正尽力收集在阿奎的残部。……然后我将尽量选择于我军安全最为有利的阵地,确保伦巴第的防御。我恳请陛下斟酌一支仅剩一万六千人的军队还能有何作为。

可是仅仅6 天前,元帅麾下还有2.8 万名将士。

拿破仑荣耀的起点,两周征服北意大利

皮埃蒙特之战示意图

迭戈被法军占领以后,奥军与撒丁军队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了。他们被分割成两个互不联系的孤立集团,无法并肩作战,不能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拿破仑。对于法军来说,来自奥军的威胁暂时不存在了。现在, 拿破仑可以专心致志地在一条线路上作战, 着手完成进入皮埃蒙特之初规定的主要目标:击败撒丁军团,迫使撒丁王国退出反对法兰西的战争。因此,他在占领迭戈以后,立即挥师指向切瓦。

切瓦位于塔纳罗河的上游,是从南部山区通往皮埃蒙特平原的重要门户,科利将军率领的1.5 万人防守与此。通过法军和撒丁军团19 日在圣米舍耳和22 日在芒多维的激烈鏖战,科利将军向都灵方向败逃了。战败的一方损失了3000 人、8 门大炮和十面军旗,还有1500 人被俘虏,俘虏之中有3 名将军。

在此战中,“七年战争”中的老兵、意大利军团中最为年长的将军,54 岁的塞吕里耶冲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率领部队取得了胜利。

当时的人记述道:“那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一位老将军,坚决而果断,他的斗志由于敌人的出现而更加振奋。部队被分成三列纵队,老将军站在中路纵队的最前方。他派出大量的散兵,自己手持长剑,跑步前进,冲在他纵队前面十几步的地方。这就是他的做法!”

攻占切瓦和芒多维在军事上和心理上都给了撒丁王国以沉重打击。拿破仑乘胜追击,挥师北上,继续发展进逼都灵的有利态势。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撒丁王国被迫宣布退出战争,派代表到都灵南面的凯拉斯科城,同拿破仑进行单独媾和谈判。

在与撒丁代表谈判的时候,拿破仑又展现出他作为卓越政治家的一面。当时谈判陷入了僵局,于是拿破仑看了看表,说道:“先生们,我奉告诸位。两点钟发动总攻击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如果傍晚以前还不能保证将科尼要塞交到我手中,那么总攻击是一分一秒也不会推迟的。我可以吃败仗,但是任何人也绝不会见到我由于过分自信和懈怠而失去一分一秒。”

于是,28 日当天,签订了凯拉斯科停战合约。

只用两周,拿破仑就实现了其意大利征服计划的头一部分。法军获得了巨大的战果:阿尔卑斯山脉中皮埃蒙特的各个要塞陷落了,奥军被痛击了,能够提供六七万军队,并有重要政治影响力的撒丁王国屈服了。

按照凯拉斯科的停战约定,撒丁国王派列韦耳伯爵前往巴黎,商谈最后和约的条件。1796 年5 月15 日和约签订。根据这一个和约,亚历山大里亚和科尼两座要塞被交给法国的意大利方面军,苏札、勃鲁涅托、厄克集耳等要塞被拆毁,阿尔卑斯山山口全部向法国开放。这等于撒丁国王向共和国无条件投降,因为除都灵和巴尔要塞以外,撒丁王国再没有其他设防的力量了。

拿破仑在凯拉斯科城里向欢呼的士兵们发表了精彩的演说:

士兵们!你们在十五天里赢得六次胜利,缴获二十一面军旗和五十五门大炮,征服了皮埃蒙特最富庶的地方。你们捉住了一万五千名俘虏,你们毙伤了一万多名敌人。

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你们几乎什么都没有,但在你们面前却没有任何克服不了的困难。你们没有大炮却总打胜仗,你们没有桥梁却能渡河,你们没有靴子却能急行军。你们在宿营时不仅没有白兰地,有时甚至连面包也没有。世界上只有共和国的军队,只有自由的战士才能忍受你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但是,士兵们!同更伟大的事业相比,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你们还没有征服米兰,还没有征服都灵。祖国期望你们继续赢得荣誉,祖国相信你们不会辜负它的重托。在你们面前,还有许多战斗等着你们去参加, 还有许多城市等着你们去征服,还有许多河流等着你们去跨过。我深信,你们凭着对祖国的耿耿忠心,一定会发扬法兰西的光荣,一定会迫使敌人同我们签订荣耀的和约。在不远的将来,当你们凯旋,返回家园时,你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曾经参加过征服意大利的战争!

拿破仑荣耀的起点,两周征服北意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