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扶志+扶智讓殘疾人生活無障礙

青島市有殘疾人口約42萬人,其中持證殘疾人為203995人,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注、特別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自《青島市殘疾人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佈實施以來,青島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法規要求,著力構建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殘疾人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進一步推動《條例》的貫徹實施,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執法檢查組。“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 《青島市殘疾人保障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並審議了此報告。

成效 殘疾人保障更為全面

《條例》頒佈實施以來,青島市建立了護理和生活補貼動態調整機制,並將護理補貼範圍擴大到所有持證重度殘疾人。實現了重度貧困殘疾人醫療養老保險費由政府代繳和提前5年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政策。以機構安養、社區託管、居家照料為主要形式的殘疾人託養服務不斷規範完善,已累計為1.6萬名殘疾人提供了託養服務。 2017年在冊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率達到了97.1%,建立了覆蓋全域的康復服務網絡,全市已建立102處各類殘疾人專業康復服務機構,每年康復服務殘疾人3萬多人次。目前,各區市已基本建立了殘疾人綜合康復機構,建立了覆蓋各類群體的康復救助體系,將29項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全市創新體制機制,在全國率先實行“送教上門”“隨班就讀”“醫教結合”三項改革。2017年,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學校13所,在校接受教育的各類殘疾兒童少年共2976人,全市七類殘疾兒童入學率為98.5%,學前三年教育入園率和接受康復教育訓練率達到92%。

通過出臺鼓勵殘疾人就業一系列優惠政策,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殘疾人,鼓勵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就業。鼓勵支持輔助性就業機構穩定發展,為500多名智力、精神等就業特別困難殘疾人創造了就業機會,達到標準條件的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可疊加享受就業崗位補貼、殘疾職工穩崗補貼等。 2017年實現新增殘疾人創業就業2000多名,同時幫助1.1萬多戶殘疾人實現增收,率先完成了農村殘疾人扶貧攻堅任務。

問題 殘疾人就業狀況仍不理想

“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青島市殘疾人保障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中提出,從檢查情況看,殘疾人教育權利實現情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融合教育比例不高,有的區市未完全落實隨班就讀、送教上門要求;《條例》關於生均公用經費的“10倍”和“12倍”的規定尚未完全落實;教育資源特別是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資源不足、分佈不均衡現象有待改變;多數區市特教學校未設立學前部和高中部;殘疾人教育師資普遍缺乏,能夠精通殘疾人教育的師資較為薄弱,缺乏系統性的培訓。

雖然青島市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殘疾人就業的保障政策和服務措施,但殘疾人就業狀況仍然不理想。除了殘疾人自身所受教育水平和勞動能力較弱等原因外,還存在殘疾人和其他社會成員對殘疾人保障相關政策的知曉度不高;保障殘疾人就業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適合殘疾人就業崗位不夠;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下簡稱 “殘保金”)替代性義務變成了主要的履行義務方式;“殘保金”尚未足額徵收等問題。

此外,“檢查報告”中還提到,全社會無障礙環境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社會成員、單位對無障礙的內容、作用瞭解認識不足,對無障礙建設和管理也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有的管理部門職責不清導致個別規定沒有落實到位,而又不能合力推進,致使《條例》中關於無障礙停車位的規定至今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無障礙設施管理亟待加強,佔用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破壞無障礙設施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有的甚至相當嚴重。

分析 扶殘助殘氛圍還不夠濃厚

“檢查報告”提出,造成各種問題的存在原因具有多面性。在宣傳方面,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有關方面對《條例》、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宣傳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部分單位和部門對殘疾人工作和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心支持不夠。青島市持證殘疾人數僅佔殘疾人總數的48.6%,相當一部分殘疾人沒有辦理殘疾證,無法充分享受政府給予殘疾人的各項特惠政策。

在思想理念方面,我國是較早在憲法中明確保障殘疾人權利的國家之一,也是殘疾人權利公約的締約國之一,但我們全社會的殘疾人權利保障理念卻遠遠滯後。例如,在就業方面,很多人認為與其花大力氣創造條件讓殘疾人就業,還不如直接給他們多發些補助;在教育方面,更多人傾向於選擇“分離”教育而不是“融合”教育。理念落後引發上述認識,並影響著制度落實的效果。

此外,全社會扶殘助殘氛圍還不夠濃厚,一些部門和單位對殘疾人事業發展不夠關心,積極履行殘疾人保障責任和義務還不夠到位,對殘疾人事業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的同情和憐憫心理,歧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相當一部分殘疾人的維權意識還不強。

建議 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

“檢查報告”中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推進殘疾人保障信息平臺建設,促進殘疾人保障工作的精準、及時。逐漸消除城鄉、區域、群體差異,實現對殘疾人保障的充分協調平衡發展。落實《條例》關於有線電視、水電氣暖等優惠的規定,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全社會特別是包括學生家長在內的各種類型教育主體的觀念轉變,提升殘疾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大力促進農村殘疾人教育事業發展,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發展殘疾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不斷拓寬殘疾人職業教育和就業培訓的渠道。

落實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制度,通過開發適宜殘疾人就業崗位等措施,讓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實現平等就業。充分發揮政府購買公益崗位在安置殘疾人就業中的作用。注重加強對殘疾人的技能培訓,強化對殘疾人就業的支持,增強殘疾人的工作技能。加強“殘保金”徵收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使用制度,優化審核審批程序,增強保障實效。

同時,努力實現殘疾人出行、居家、信息、交流無障礙。嚴格新建道路、建築物無障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既有道路、建築物和公共交通工具的無障礙設施改造,規範已建無障礙設施的保護和維修,確保無障礙設施發揮正常功能。加強無障礙環境的管理,杜絕佔用、破壞無障礙設施現象的發生。

計劃 全力實施殘疾人民生項目

根據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計劃,全面將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進一步完善救助政策,加快推進市級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積極爭取中國康復大學在青落地,制定實施青島市殘疾預防行動計劃,有效降低殘疾發生。完善殘疾人保障政策體系,逐步調整殘疾人託養服務補貼、重度殘疾人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貼等保障政策。深入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行動,通過技能培訓、職業規劃等措施,幫助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做好殘疾人維權工作,切實加大殘疾人信訪工作力度,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提供堅強保障。

通過財政補貼或政策傾斜方式,給予相關單位相應補助,推動有關政策得到落實。特別是在殘疾人生活用電方面,相關部門主動對接省級電力、物價等部門,爭取儘快出臺統一政策。對照《條例》規定內容,進一步釐清各部門職責,明確責任主體,對無障礙停車位等具體規定製定實施辦法,推進《條例》全面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