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新城”初体验——记者一行考察中电北部湾信息港建设情况

“智慧新城”初体验——记者一行考察中电北部湾信息港建设情况

9月的北海,海风拂面,天高气爽。记者一行在北海产业园代表的引导下,来到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区——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信息港位于北海市北海大道与迎宾大道交汇处,距离海岸线不足2公里。这里优美的风景和怡人的气候,让充满科技感的园区更多了几分人文气息。

“六园一基地”

全力建设智慧产业创新集群

记者先后参观了信息港三诺智慧产业园、广西电子产品质检中心、信息港政务大厅、博雅大数据研究院、郑建华院士工作站、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展厅、信息界杂志社、信息界工业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基地、呼叫中心、众创空间等园区代表项目。

当天,在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展厅,记者也与园区代表深入了解了园区目前建设情况和未来建设规划。园区代表向来访嘉宾和媒体一行人详细介绍了信息港的相关情况。

其中最令记者感兴趣的是园区“智慧新城”的创新理念。据了解,中电北部湾信息港总占地1580亩,总投资超100亿元。园区秉承“产城融合、区城同建”理念,全力打造宜创、宜业、宜商、宜居的4.0版智慧电子产业新城。

信息港现已全面布局“六个园中园,一个人才基地”的智慧产业功能集群,包括双创孵化、大数据、科技金融、人工智能、电商平台、生物医疗六个园中园以及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同时规划建设影视科技文化体验馆、国际会议酒店、滨水主题商街、高端人才生活区、国际教育学校五大城市功能配套,将产业、人才、城市充分融合在一起。

“智慧新城”初体验——记者一行考察中电北部湾信息港建设情况

十年发展十年沉淀

中电北部湾信息港梦想再启航

在北海产业园10年历史的展厅中,写下了中电北海产业园10年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前进的脚印和荣耀瞬间。

2007年,北海市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以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布局电子信息产业。

2015年,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与北海市再次携手,升级打造北海产业园的第二期——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项目一期占地163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 

2017年11月25日,作为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的“升级版”,信息港正式开园,首开区5.2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园中园已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已累计注册企业170余家。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盛大开园,标志着北海再一次迈出产业创新发展、科技转型的步伐。

2017年信息港入驻企业纳税3.28亿元,新增服务业收入44.56亿元,带动北海市服务业增长13.3%,增速全区第一,北海市GDP增速成为全区唯一一个两位数增速的地市。2018年1月-7月信息港实现服务业收入29亿元,上缴税收3.2亿元。项目08-2地块总部经济区,02、03地块商业、住宅配套也同步建设当中。 

截止目前,信息港已成功带动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人民币,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电子信息专业园区,翻开了中国电子在北海产业升级发展大局的崭新一页。 

四大独有优势辐射全国

强势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大平台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各地正掀起新一轮的创新热潮。那么北海产业园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推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中有哪些核心优势呢?

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总经理白冰向记者细数了园区发展的几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园区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等多重优惠政策叠加,这是北海产业园特有的核心优势;二是区位优势。作为 “海洋强国战略”的标杆示范城市,北海正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世界互联互通的东方枢纽。三是人才优势。北海作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四是平台优势。除了世界级标准的综合性服务,目前北海产业园正与北海市政府深度研讨,计划于今年年底共同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在资金层面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

在未来,信息港将进一步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产业服务、营造优质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在北部湾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同时对北海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突出的引领带动作用。

白冰向记者表示:“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大潮之下,我们希望这里成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大平台,能和全国更多的优秀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在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深入合作,协同发展。不仅为北海的经济发展,也为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做出更多的积极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