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中国实践,TCL如何用“三级火箭”完成智能时代跃迁的?

如今,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一带一路铺设了政策、市场环境的“绿色通道”,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在最初阶段,联想、华为、TCL等中国品牌走出去,做的是拓荒牛的事儿,需要面面俱到,经常会碰到发展瓶颈。但如今中国企业的“出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产品升级、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浪潮三个转折点叠加到了一起。

但成功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在当下这个拐点的时代,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即将开启的是一道时空门,从一个低维时空穿越到一个高维世界。这一步“跃迁”,企业如果只是单点突破,很难形成太大的推动力,不是半路熄火了,就是迷失了方向。这就要求有实力、有资格的企业,打造适合自身的“多级火箭”推进系统,形成多重推力,最终实现跳跃。

全球视野中国实践,TCL如何用“三级火箭”完成智能时代跃迁的?

始终以全球化视野做世界生意的TCL,在技术研发、渠道、品牌等多个层面完成了海外基础设施的构建后,终于走到了全面加速的重要时刻。2018年8月31日,全球瞩目的2018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连续参展8年的TCL,以大国品牌形象亮相,以参展中国家电企业面积第一梯队的姿态,亮出了电子、家电、通讯等全矩阵旗舰产品和前沿科研成果。就如同中国当前在世界版图中的地位和权重一样,TCL正以中国品牌全球化“头号玩家”的角色,快速出线。

如果以此划线来考量,下一步,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究竟如何走?能不能站在时代切换的高度上,去解读“科技”之于企业、产业和国家的价值,更具体的说,针对智能化、科技化、全球化的趋势,如何构建企业的“三级火箭”系统,可能恰恰是关键所在。

科技向上:模式升级,争夺的是用户的连接权

过去,商业世界是泾渭分明的,无论是行业分类,还是软硬件的不同层级,各家企业间都保持着清晰的界限。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过去的形态,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以往两家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商业进化和蜕变中,很可能针锋相对地撞到一起。

以往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但现在比拼的是模式的先进性与维度空间上的高低。说的更简单一些,所有企业、品牌的终极竞争无非都是在争夺用户的连接权。

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到底空间有多大,创造的商业价值体量有多大,往往取决于创造连接的规模和强弱。纵观全球企业的市值排行变化,苹果是市值最高的一家,超过1万亿美元,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其次是亚马逊,如果仅论电商平台,亚马逊并不值这么多钱,但因为有AWS这样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平台,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排在后面的还有谷歌、微软、Facebook,中国的阿里、腾讯也排在TOP10里。这些企业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离用户更近,且拥有用户间、人物间的连接权。

IBM、惠普、联想这些企业的排位后退了很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从商业模型上看,他们始终停留在卖硬件的套路上,而没有升级到连接用户的商业模式上来。

过去,家电、通讯行业也没有这样的基因,做的是硬件的生意,但有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弊端,开始变革自己的业务模式,TCL则是其中代表之一。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说过,TCL致力于创新和科技引领用户进入极致体验的智能生活,推进垂直产业链一体化下的深度协同和多应用场景产品创新的横向拓展。过去几年,TCL提出了“智能+互联网”及“产品+服务”的“双+”转型战略。这些战略上的举措,恰恰是在为用户连接铺路架桥。

同样的道理,在此次IFA展上,TCL展出了全矩阵的旗舰产品,以“智造未来生活”为主题,把展区搭建成了“未来之家”,都是在用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价值观来增强用户的认知和认可度,并转化为新商业、新业务的连接性网络。

全球视野中国实践,TCL如何用“三级火箭”完成智能时代跃迁的?

比如这次展会上重磅亮相的TCL高端子品牌XESS,首款产品浮窗全场景TV,有四大艺术外观保驾护航,还有多元使用场景的覆盖,实现全场景智能融入家庭生活。在TCL对外传递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描述——它是连接家庭全场景的智能入口,打造亲子陪伴、审美陪伴、生活管家、娱乐陪伴等场景化体验,让电视成为智慧家居中家庭设备连接的核心。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也透露出了连接用户的意图,“这次展示的智能家居就是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智能应用生态,让消费者能够在一个全新的、友好的体验环境中,保持足够高的黏性。”

再举一个例子,今年,TCL在品牌营销方面动作频频,俄罗斯世界杯前夕,签约了内马尔为全球品牌大使,这次展会期间,无论是展台,还是在法国、德国、波兰机场及全球重要商圈砸下的内马尔广告,都引发全球消费者驻足。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明显,是在体育营销上做足功课,用IP的力量来牵引和获取用户。今年6月底,TCL又与FIBA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揽入两大顶级流量IP,同样是为捕获用户连接权做铺垫。

而一旦过渡到“连接能力”这一高维的竞争层次,“全球化品牌输出”就变成了重要突破口,所以,TCL才顺时应势地冠名央视大国品牌节目,拍了一系列的纪录片。通过多样化营销手段,让大国品牌身影,在一带一路的沿线15国230个城市出现,足迹遍布巴黎、纽约、柏林、伦敦、悉尼、罗马等。同时,TCL在娱乐营销和体育营销上加大投入力度,与好莱坞大片全球联推,与各项体育赛事和明星“牵手”,目的皆如此。

科技向善:友好体验,让整个社会“越智能越自能”

过去,商业是一个个的孤岛,彼此间井水不犯河水。但当“连接”成为未来新商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这个智能的世界究竟有多大容量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2120亿的传感器,我国约占全球数量的7%左右,大约35亿的终端,150亿的传感器。无独有偶,IDC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物联网市场预测2016-2020年》报告也显示,2018年将会有40%的数据来自于末端的设备。这表明,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从人人到人物、物物间“连接”的升级,是不可逆的潮流。

事实也如此,无论是从中国,还是全世界范围来看,整个社会越来越“小分子化”和“透明化”。无论是家电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每一家企业的战略目标都是用智能化、科技化的产品,让每一个人深度融入各个场景,并与环境中的设备、产品交互和连接,让每个场景、整个社会“越智能越自能”。

本次IFA展,TCL在结构美学设计、场景化应用、智能家庭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产品体验上的体现,比如TCL亮相的浮窗全场景TV采用了AI多模态人脸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小T能智能识别用户的年龄、性别和家庭成员数量,可以匹配每一个人,进行影视内容的智能推荐。

在空调品类上,TCL空调展出了T睿、i涟等系列产品,运用多种智能化算法,将气流舒适度满意度做到92%,远高于普通空调的60%,房间湿度维持在40%-60%,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健康、真正符合使用习惯的体验;同步展出的TCL一体变频水晶十字四门风冷冰箱,拥有一体变频、负离子养鲜、智慧无霜、空间专属四大优势。再如,同样在洗衣机品类上,TCL推出的全触控免污式滚筒洗衣机,也基于“免污+”战略,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健康服务。

这些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加持,需要在前沿技术领域提前卡位。

IFA展期间,TCL集团还迎来了欧洲研发中心的揭牌仪式,此研发中心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研究领域,引进全世界顶级科研人才,转化技术成果并在产业中应用。TCL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及TCL集团工业研究院院长闫晓林博士透露,欧洲研发中心的落地运转,是TCL创新技术布局升级的重要策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和材料、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三大技术作为TCL集团的技术聚焦方向,也得以在全球研发中心布局中实现。同时他希望用三年时间,使欧洲研发中心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成为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和价值实现最优秀的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之一。

研发方面,TCL建立的是一个技术能力的开放和赋能平台。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标配的技术,覆盖了智能电视、移动终端及各式新兴智能产品。TCL作为平台方,一是将更可靠、更具创意的技术集成到产品中,甚至是芯片里面;二是搭建支撑智能应用的云计算平台,增强大数据、机器学习的能力。用户使用的时间越长,产品就会越聪明,就像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一样。

如果说模式上的升级属于顶层设计,人物、物物连接权是战略所向,那么,智能化、科技化就是实现的战术和方法论。这两级火箭的装载,让一家企业既有了方向,又具备了达成目标的能力。

科技向尚:引领潮流,是全球化的必修课

最后一级火箭则是全球化潮流的引领力。

谈到全球化,中国科技、互联网行业走过了一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阶段。过去,中国企业奉行的是“Copy to China”的玩法,就连企业的融资、上市和估值,都需要在美国找一个参照物,这是彼此认可的坐标系。但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Copy from China”正成为新的潮流。

一些能看得到的例子是,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持续压制着三星和苹果,占据了市场第一的宝座;支付宝、高铁、网购、共享经济的新四大发明在海外市场备受追逐。甚至身边不少企业,将中国的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型“搬”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绩斐然。TCL集团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TCL电视产品销量1351万台,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44.4%。其中欧洲市场大增73%,法国、西班牙、北美等均强劲增长,巴西这一新兴市场同比增了82%。

全球视野中国实践,TCL如何用“三级火箭”完成智能时代跃迁的?

截至2018年6月,TCL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46.95%,连续三年被美国媒体评为美国市场增长最快的电视品牌。在全球彩电版图上,三星、LG、TCL位居前三,TCL出货量仅仅比LG少了45万台,很有可能在2018年超越LG,晋升第二。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就是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和技术领先所汇成的潮流引领力。正如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所言,长远来看,一个企业要持续成长,一定要建立强的竞争力,一定要建立全球化的业务格局。TCL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了53.4%,收入和盈利中来自于海外市场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直接受益于产品创新。

如果解构这种潮流文化引领能力的话,全球化的技术是个重头戏。

前沿技术研发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腾出手,着手前沿技术研究。2017年10月,阿里宣布成立达摩院,3年投入千亿元,专注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华为仅仅在麒麟芯片980身上,就投入了3亿美元,如今已与高通差距不大;TCL则完成了研发架构上的全球化布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6个研发中心,总研发人员近8000人,设立了10多个侧重不同技术的联合实验室。仅在2017年,TCL整体研发投入就达到了47.2亿元。截止2018年上半年,TCL累计申请专利数量33220件,其中美国专利7839件,PCT专利为9030件。

不仅如此,引领潮流,不能只强在技术、产品上,更要突破品牌的天花板,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面。无论是连续八年参加IFA展,亮相全矩阵旗舰产品,还是在体育营销、娱乐营销、价值观营销等多维度上打造大国品牌,从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品牌的角度,讲述大国崛起的故事,TCL的大开大合之举都颇具示范效应。

当然,成为全球化的企业,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从早期探索、跨国并购、稳步成长到全球化再出发,TCL经历了19年的探索,小米摸着石头过河也过去了三四年时间,中间不乏弯路,华为如今的成就,更是因为有十多年的积淀。

如今,新的拐点已经到来。相信,随着TCL集团在商业模型进化、智能化体验和全球化输出的“三级火箭”上的持续发力,逐步塑造出科技创新的产品、文化潮流引领力,既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同时又在消除文化差异、增强认可度上,大大降低后期企业进入的门槛。有了这一助力,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智能科技时代完成跃迁,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