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据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

高晓松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激发了多少人的憧憬。就连斑斑一个生活在十八线小县城的糙老爷们儿,也天天在斑斑耳边吟唱。

《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斑斑突然想到,倘若将“诗和远方”具体化为一个地方,那这个地方一定不是南法蔚蓝海岸,一定不是希腊蓝白圣托里尼,却一定是中国的青藏高原。

《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在斑斑看来,《冈仁波齐》的档期,也耐人寻味。静静地待在《变5》《异形契约》后面,没有大众媒体喧嚣的宣传,没有炸裂的爆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跪拜,跪拜,一拜见众生。

我们披星戴月地去打卡考勤,我们刻意于每个月的KPI考核,我们哀叹着微薄的收入,我们反感着日复一日的加班……我们走在苟且的路上,相伴的,是心灵的一方净土圣地。

斑斑驾驭不了这种文艺片,交给第一次投稿的书瑞同学吧。

前天去附近的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本以为素人出演,小众题材,没想到看的人还挺多,可能是怀着对神秘的西藏的向往去的。

磕长头,在藏传佛教里是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一行人,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怀着不同的救赎之心,朝行夕止风餐露宿,以一步一磕等身长头的苦行方式来超度自己的累世业力,为众生祈福。

《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剧照。

一年的时间,两千公里的朝圣之路上,年轻的妇女生了孩子,年迈的转经人死在了途中,如同人这一生无法回避的生老病死,措手不及而又平常;

《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剧照。

沿途的天气会有风和日丽,也有暴雪严寒;

《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剧照。

好端端的慢行的物资车会被撞坏,碰巧司机还并非恶意会碰上一位老人指点朝圣的法门,送上物资干粮;

《冈仁波齐》,献给每一位走在路上的朋友

剧照。

也会遇见一个大水坑满是泥泞阻挡去路,或者山体滑坡,就像这一路上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然后带着这份体验,继续上路。

我们可能无法理解,藏人的这种类似苦役的方式,但会非常尊重。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们深情的平静和庄严。这种宁静的力量不卑不亢、无喜无悲。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去西藏的,恐怕不止是藏地特有的圣洁的雪山,深邃的湖泊,还有一种力量:有关虔诚,有关信仰。

就像一篇文章里所说的“人这一生,这场从生到死的旅程,何尝不是一场朝圣。起点有了,终点有了,急什么?”每一个当下,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生命的体验。这大概就是“朝圣”的意义,生活的意义。

愿我们都能过好每一个当下️如同朴树为这部片子所唱的片尾曲,由原来的《The fear in my heart 》更名为《No fear in my hear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