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4——语文课

(因为专注上课,今天的照片不多,敬请谅解~~)

第四天

今天第一节就是语文课。

离上课还有两个小时,就有五位小朋友背着书包雄赳赳地来了。我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带着他们去教室。

五人中有三个还在上幼儿园,其中一位脸上还流着脏鼻涕。我让“小万老师”和“小戚老师”在里面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认字,我则帮助另外两位同学辅导家庭作业……

支教日记4——语文课

支教日记4——语文课

陆续地,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大部分是自己走来的,也有的是家长用三轮车送来的,还有的是背着、拽着或抱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来的……很快,狭小昏暗的教室就变得很拥挤了,人数比昨天又增加了近十人。老师们也陆续到齐,签到、分班、排座位、维持纪律——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安排好学龄前小朋友,以保证他们的哥哥和姐姐能安心听课。

我负责初中语文的教学,但是今天只来了三个初中生(耿忠碧同学的小侄子死活不愿意出去玩,只好也带在身边),加上我们支教的两名“小助教”,竟然也是座无虚席了(教室太小,多了也坐不下了)。

我安排的内容是“表达”,重点锻炼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因为,在我看来,山里孩子最大的不足是交流能力的欠缺,而不是语文知识。

由于平时接触的人少,他们大部分不愿意也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会严重影响他们走出大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我也是山里的孩子,现在的他们,其实就是当年的我。

第一课是自我介绍,有三个目的:

1、上台锻炼胆量;

2、提高表达能力;

3、相互增进了解。

首先当然是我的“自我介绍”。

我先问他们:“你们最想知道老师的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他们还有点拘谨,小声地说:“姓名,哪里人……”

“小戚老师”属于表演型性格,高举着手拖长了声音说:“还有兴趣~~,爱好~~,特长~~……”

我说:“兴趣和爱好是一个内容,而特长就不一样了:比如我的兴趣很广泛,喜欢看书,喜欢汽车,喜欢旅游,喜欢武术……但是我的特长只有一个,那就是教书。自我介绍除了这两方面内容外,还应该加上‘理想’这一项,因为你们年纪小,未来一切都有可能,只有先敢于去想,才有可能改变现状,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样的开头迅速拉进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且从中提炼出表达的要点:“自我介绍”的内容应该包括“姓名”、“兴趣”、“特长”和“理想”四个方面。然后让他们根据这几个要点写出演讲提纲或草稿,逐一登台。

关于上台的顺序,三位同学争执不休,相互推让。最后没办法,我让小管和小戚先上,他们则嘻嘻哈哈,毫不在意。

轮到他们上场了。

第一位女同学叫曾正花,她性格开朗,据说还是班级的主持人,但是也很紧张,三言两语后就准备下台。

我叫住了她,追问道:“你刚才说你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但是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原因,能再补充一些内容吗?”

好久,她才抬起头,慢慢地说:“前两天我爷爷去世了,他临终的时候说,希望我以后能当一名警察,保护好人,保家卫国……”

话未说完,她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下去。我连忙让同学给她一张纸巾,然后请她回到了台下。

第二位男生叫田勇,胆子很小,平时从不说话,在台上更不敢直视我们的目光。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他才小声地朗读着纸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虽然不算精彩,但他下台时,仍然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上场的就是耿忠碧。

她很瘦弱,神情忧郁,穿着朴素,两颊带着红晕,是典型的山里孩子的特征。

她把身边的小侄子安顿好,缓步上台,有点羞涩,却又很勇敢,开始了她的演讲:

“……我今年十四岁了,很高兴能在这里遇见大家。我的兴趣爱好是听音乐、打篮球。我出生在一个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大山里,我感觉我非常幸运,不过我希望我能走出大山,因为我有一个梦想——环游世界……”说到这里,她眼圈一红,抬手用稿纸遮住了脸,过了一会,她才擦干眼泪鞠躬致谢:“……谢谢大家!”

支教日记4——语文课

我内心无限伤感。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永远感受不到封闭和落后的痛苦,他们可以快快乐乐地种地,然后重复父辈的生活。而对于渴望了解这个世界,并且渴望能走出大山的孩子来说,如果最后只能终老于此,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一生啊!

演讲结束,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演讲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交给我,又布置了课后作文。


第一节课还算顺利。我于是准备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每次都让他们上台演讲,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让他们敢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观点,并且能讲好。

后来的两次课,又多了两名学生,一位叫王洪芬,一位叫曾正凤。他们每次都能提前完成我布置的作文,然后在小老师们的带动和感染下,一次又一次地上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我,尤其是田勇,在最后一次题为《城里的孩子,我想对你说》的演讲中,声音更加宏亮了,表达也更加有条理了,表情也更加丰富了,进步非常大。

在很多人眼里,山里孩子学习的唯一作用就是走出大山,所以考试、成绩和考学就成了主要的目的。

在我看来,任何的学习,首先是满足孩子的天性需求——包括对知识的渴望,与他人的交往,以及对自我的实现。

尤其是语文。

第一次的接触,让我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的几天,更多可爱的孩子陆续起进了我的世界。

相聚虽然短暂,记忆却如此深刻……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