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当物质的需求日益满足时,人们更需要书籍来对抗精神的饥饿,作为图书收藏与借阅的地方,图书馆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意喻城市的希望与未来。历史悠久、藏书量巨大、设计精美的图书馆在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饥渴的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骄傲和名片。例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取景地—今年305岁的圣三一学院图书馆,这座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不仅是都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公认为世界最美丽的图书馆之一。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美得像天堂的图书馆可不止这一处。古典华丽而细腻的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除了珍藏图书,还以装饰精美绝伦的巴洛克式建筑墙面、洛可可风格壁画与雕刻著称,吸引游人无数。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深圳,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中的后起之秀,这座城市的图书馆自然不能从时间长度上去媲美其他图书馆,但又因为这个深圳的年轻与活力,深圳图书馆的设计更为为时尚,极富现代感。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深圳图书馆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2003年,深圳提出了建设“图书馆之城”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此为文化愿景的城市。深圳从来都是“言必行,行必速”,在图书馆读书热的浪潮之下,深圳投入资金10多亿元,历时三年,一座全开放、大空间、无间隔的图书馆便出现在深圳福田区的中心地带。黄金般的地理位置,是寸土寸金的深圳,向文化致敬的最大诚意。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深图内部

图书馆提供借阅,书城实现购买。深圳深谙图书馆和书城应该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深圳的文化框架的道理,在深圳图书馆不远处,便是深圳的中心书城。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深圳中心书城

经营面积4.2万平方米的深圳中心书城,是现时全世界单店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对深圳人来说,“中心书城”不仅仅是一个可以买书的地方,更是一个优质的公共活动空间。这里有从不打烊的24小时书吧,为读者提供了全天候的阅读空间;有百科全书般的“深圳晚八点”,可供市民分享经验、交流意见;还有一年一度的“深圳读书月”,为高速发展的深圳,注入诗书气。中心书城外面的市民广场,更是街头艺术的聚集地,集合现代与传统的手艺与表演在此汇聚,成为深圳一道独特的风景。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24小时书吧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深圳晚八点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市民广场的街头艺术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古语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作用,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理天下。阅读,不仅是众多市民的个人乐趣、生活方式,更是一座城市高贵的坚持、执着的坚守。深圳的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图书馆之城”。这座曾经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通过阅读,正在向世界展示它熠熠生辉的文化魅力。

若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