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福建清溪的东山村,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这里的村民大多姓萧,萧家的祖庙

萧公庙是村里保存最好的古建筑。此庙建于宋初,明永乐六年(1408年)重建,1987年经过修整和管理保存至今,供奉的是萧氏先祖初唐名臣萧瑀(禹)。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萧公庙占地不算大,由门前大坪、门楼、正殿组成,重檐歇山式土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柱,两旁屋檐飞拱,犹如晨拱日出,暮捧月落,古朴幽雅,小巧玲珑,别具风姿。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古庙门口有尊石犬雕像,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屋梁上的壁画虽历经风雨,却依然鲜丽如初;庙宇左边曾为古时驿道,如今成了公路;右侧是条小溪,溪水潺潺,源远流长。守庙人就住在溪边,房子紧挨着萧公庙,负责庙宇的日常打扫管理还有开关门。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据守庙人回忆,萧公庙原先有两栋,还有一栋在文革时早已毁灭殆尽。现存的萧公庙里除了供奉萧公的塑像,还会祭拜门口的石狗。当地流传着这个石狗的故事:传庙前的石狗雕像是萧公养的一条家犬,曾经救过萧公的性命,因此当地有祭扫狗墓,吃“狗粥”的习俗。当然,这是传说。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真实可考的记载是,此地曾经是畲族居住地区,畲族人视狗为图腾。后来,畲族人迁徙到了的别的地方,汉族人来到此地定居,继承了畲族的民俗习惯,也视狗为图腾,故有祭扫狗墓的习俗。

祭祖还要祭拜门口的石狗,风俗奇特的三明萧公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