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茶飄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此時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白露至,茶飄香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便是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天氣轉涼,寒意便裹挾著古人的悲秋之情繾倦而來。

《南湖晚秋》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入秋以後大自然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愈盛,起居也宜順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儘量早睡早起,此時氣候宜人,天高氣爽空氣清新,起床後適當活動,有利於肺氣的宣發和體內陽氣的升發,早睡早起,以利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充沛的活力。

白露至,茶飄香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在白露時節,我國一些地方還有飲“白露茶”的習俗,“白露茶”就是白露時節採摘的茶葉。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前後又會進入生長佳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樣嬌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股獨特的甘醇味道,備受茶客的喜歡。

我國古人的智慧在二十四節氣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同的節氣標誌著自然環境的改變,如何在不同節氣時合理調整自己的飲食生活便成了養生的關鍵。白露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加大,此時若想養身養心,品茶便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隔年的烏龍茶當令,三年以上的白茶、好花茶通竅,好紅茶溫中,都是此時適宜飲用的茶品。

烏龍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的一個品種,屬不寒不熱的溫性茶類,秋季喝烏龍茶,可以潤膚、除燥、生津、潤肺、清熱、涼血,十分有利於秋天的保健。

白露至,茶飄香

那為什麼隔年的烏龍茶當令呢?烏龍茶的工藝非常複雜,但是四大烏龍無論哪一種烏龍,當它剛剛做完的時候,都存在著

寒火相交未相溶的特點,比如武夷巖茶,它的製作過程會經過多次復焙,如果此時我們喝當年剛剛製得的武夷巖茶肯定對身體是有傷害的,而適當保存一年的茶泡出的茶湯更加的醇滑而且韻味強,並且喝了不上火。而另外三種烏龍茶,臺灣的高山茶要喝春天的,鳳凰單樅可以喝去年的春茶,而鐵觀音依舊是春茶秋喝。

白露至,茶飄香

“茶可清心最宜人,綠伴盛夏花伴春。秋有黃白冬紅黑,青茶四季可安神。六大茶類性各異,寒涼平溫需記真。物不求貴真即好,看人喝茶是靈魂。”每個節氣都是一個養生節點,跟隨節氣喝對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著名文化茶專家趙英立老師帶您瞭解每一個節氣的養生特性,並且介紹對應此節氣的茶品,通過看季節喝茶,看體質喝茶,到看茶本身喝茶三維度講解。

快來掌閱琳琅課堂收聽趙老師《好好喝茶:24節氣如何喝茶》的課程,學會在每個節氣選擇適宜茶品,跟隨老師一起喝茶養生!

白露至,茶飄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