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平」点击“互联网+”中秋


「朔风平」点击“互联网+”中秋

文|朔风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古人在中秋最长情的告白。

信息时代,“互联网+”中秋,令这一传统佳节再添新彩,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爱一键可达,情网上传递。9月7日,《山西日报》发表题为“‘互联网+’中寻觅别样中秋”的特别报道。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去领略不同寻常的中秋佳节。

一方面,“吃”大不一样。小时候一首儿歌耳熟能详: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给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心呀……在记忆的深处,每逢中秋团圆,大小作坊齐开炉,家家备料打月饼。馅料通常包括瓜子、花生、核桃、果脯、葡萄干等等。当然了,如果能加上一味玫瑰花瓣,那就更讲究了。

时光荏苒。当下互联网定制月饼方兴未艾、风生水起。不但样式翻新、口味众多,而且送货上门。这么一来,许多人“为之倾心”。《山西日报》记者日前探访了一家位于太原市学府街的烘焙店,了解到如今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线选择馅料。此外,面粉、牛奶、鸡蛋、辅料以及样式都能通过手机APP查看,称得上“我的月饼我做主”。同时,天猫、淘宝等各大网购平台也适时推出诸如燕窝月饼等高端定制。由此可见,“互联网+”不仅没有让中秋变味儿,反而使传统年节因为“触网”而生机勃勃。

另一方面,“礼”丰富多彩。乡土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老话说“礼多人不怪”。在过去,每逢八月节,互相馈赠是礼数更是情义。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自行车前后驮着米面油月饼的场景都不鲜见。不过,时至今日,电子礼券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新宠。毕竟,将中秋祝福“装进”手机,不但方便而且实用。“只要拿起手机同样可以选购我喜欢的商品,还是电子券更加实惠。”太原市长治路一摄影室职员对《山西日报》记者讲。

事实上,将“电子版”的中秋福利送到亲朋好友或者员工手中,体现的正是移动支付时代的便捷性和优越性。此外,也反映了当前人民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消费理念水涨船高。可以说,这正是幸福中国最直接的体现。

当然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样进步,我们必须要坚守的是传统节俗的“根”和“魂”。既不能崇洋媚外、妄自菲薄,也不能摒弃传统、光怪陆离。惟此,才能通过相同的习俗激发爱国之情,推动整个民族繁荣兴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