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美人窝”里茶香浓

这里素来享有“美人窝”的美誉,也更是擂茶的发源地,边销(茯砖)茶的主产区,万里茶道的必经之地······这里便是有着“全国茶叶之乡”美誉的桃江县。

桃江|“美人窝”里茶香浓

现状

黑茶成品产量仅次安化

据桃江县农业局局长范尚华介绍,桃江县地处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是北纬28°黄金产茶带核心区,境内山丘环绕,岭谷并列,适宜种茶,自然条件和茶叶资源优异,是“安化黑茶”的重要原产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生产,建设、改造了一大批茶园,制定了可操作性强、扶持力度较大的茶产业发展政策。其中,为进一步加快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构建全省茶叶大县,桃江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桃发〔2013〕18号),出台了“加大茶园建设奖补力度”“实施茶叶良种工程”“加大良种茶园基地帮扶力度”“实施品牌创建奖励政策”“加大茶叶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等扶持政策。

“为了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茶叶基地,对连片开发300亩以上的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每亩奖励现金或物化补贴2000元,其中,第一年1000元,第三年1000元,经验收达标后兑现。”范尚华补充到。

2017年,全县茶园总面积8.04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总产量4.4万吨,茶叶加工产值171200万元。同比产量增加8.9%,产值增加16.1%。目前,全县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浩茗茶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香炉山茶业、九岗山茶业、凤凰山茶业、天问茶业、雪峰山茶业、资江缘茶业),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38家,其中黑茶精制企业12家,精制黑茶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3万吨。“桃江县黑茶精制能力较强,是全国黑茶的重要精制加工基地,黑茶成品的产量仅次于安化县。”范尚华说到。同时,桃江县绿茶精制能力强,是全国绿茶的主要精制加工基地和集散地,拥有绿茶精制企业14家;全县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茶叶加工企业共51家,其中初制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能力20000吨;全县性的行业协会两家,公共品牌两个,企业品牌28个,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企业3家。

桃江|“美人窝”里茶香浓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浩茗茶业食品有限公司的厂区大门

优势

为高品质茶叶保驾护航

目前,全县生产黑绿红3大类、12种类、百余种茶叶产品,主要产品种类有茯砖、千两茶、百两茶、天尖、贡尖、黑茶工艺饼、珍眉、茶坯、绿毛茶、黑毛茶、毛尖、红条茶。这些产品中,毛尖、高档绿茶和红条茶以本地市场销售为主,茶坯以广西横县交易和压成花茶销北方市场为主,珍眉以间接和直接出口为主,中低档茯砖茶以边销为主,中高档黑茶以内销为主。

高质量产品背后有好的原料做支撑。桃江有山丘环绕、岭谷并列、海拔适度的环湖丘岗地理条件,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充足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条件,拥有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红壤土、黄壤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菜园土和潮土。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没有污染。茶树害虫天敌种群丰富,茶园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是生产有机茶等优质茶的理想地域。

与此同时,桃江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电力、通讯、交通事业发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水运有资江经长江直达各口岸,铁路有洛湛铁路和长石铁路穿过,高等级公路距益阳市中心城区24公里,距省会长沙仅98公里,二广高速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

此外,桃江县在多年的实践中培育了一支强有力的茶叶科技队伍,拥有一大批生产经验丰富的茶农、茶工。与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大茶学系有着良好的合作,人才优势明显。众多优势为桃江县的高品质茶叶保驾护航。

桃江|“美人窝”里茶香浓

▲部分产品展示

规划

将桃江县茶产业做大做强

未来,桃江县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大力推广和应用良种化、有机化、标准化、机械化等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改善茶叶品质;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推动茶叶科技创新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高新技术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对茶产业的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抓好茶园建设用地的流转和开发工作,致力将桃江县打造成为茶叶基地和生产大县。

范尚华表示,将把桃江县茶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产业来打造,注重培育特色品牌,在营销、市场方面加大影响,组织茶叶培训,成立茶叶产业服务中心。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和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和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黑茶,把建设茶园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著名品牌作为工作重点和切入点,制定下一个十年计划,将桃江县茶产业做大做强,在千亿茶产业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