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已老,尚能饭否?

最近,教育部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利用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和财政部联合印发《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在3年内招募万名退休教师到农村讲学,发挥退休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农村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帮助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缓解农村学校优秀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矛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短板所在,农村教师编制不足,教学自觉性不高,优秀教师缺少等原因,制约着的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这次教育部面向社会招募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无疑给农村的教师队伍带来新的理念,带去优秀的师资。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这只是教育发展中不得已的办法。

我一点不质疑这些名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代沟”始终是教学中的一道坎,尽管招募的年龄要求是65周岁以下,表面看年龄不大,但俗话说,三年一沟,更何况至少三代。我自认为适应能力尚可,当我离开学校7年重新回到课堂的时候,发现孩子变了,我还没变,课堂的把控能力,孩子的思想动态都无法控制,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成了教学的难点。如果用老经验去看待新问题,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教学能力肯定没问题,但不少老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很排斥,如何学习新的教学媒体,教学设备,接轨新时代的教育,这是这批老师最大的问题,更是农村教育接轨现代教育最大的痛点所在。要让农村教育接受现代教育的思想,网络是连接世界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缩短城乡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退休教师到农村讲学最大的困难是上下班的困难,这些人往往不会开车,如果让她们每天乘着公交去上课,路途遥远不说,安全都无法保证。教师的职业病,老年病都会影响着她们的健康。

尽管教师待遇不高,但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是每个人的念想,按照文件,参加讲学的教师原则上要一年,除了退休待遇不变,额外给每个讲学教师年人均2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经费,包含工作补助、交通差旅以及购买意外保险费等补助。这些费用或许只是“教育情怀”的一种补充,如果没有教育情怀的人,谁愿意来做此项工作,因为这点补贴和特级教师、教研员的“身价”不成正比,人家几个讲座就赚回来了。

招募优秀的退休教师到农村讲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教师的匮乏,更突显农村优秀教师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用退休的优秀教师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或许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但绝不是最终的办法,需要我们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配备,加快名优教师的培养,重任不能让退休老师来担,更应该让一些年轻的老师担此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