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历史概述

历史文化沃土、中国盐业摇篮、齐鲁渔产之乡、战略防守要冲、红色革命老区、游度假天堂……潍坊滨海,风云际会,海天苍茫。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这片大潮涌动的海疆,正以怒放的姿态聚焦世界的目光,迸发着核裂变的力量。

潍坊滨海历史概述

雁阵高空抒情,英雄书写华章。岁月深情款款,历史留下吻痕。解读滨海,诠释大爱,钟爱脚下,劲拥未来。

历史文化沃土

潍坊滨海是厚重的。从远古时代开始,滨海先民就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战天斗地,披荆斩棘,渔猎煮盐,辛勤耕耘,书写了悠久而文明的历史。后人们每每忆起谈及,无不引以为自豪,更增加了爱土、爱家、爱乡、爱国的感情。

潍坊滨海也是年轻的。言它年轻,是因为她的名字在改革发展中催生,仅仅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从盐碱联合、开发区成立到百业俱兴,那一片片丰收的盐田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印记着滨海年轻的历史。然而,滨海这片土地终究是古老的,因为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生生息息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

北临大海,水波浩渺;百川入海,碧波荡漾;盐田万顷,银山座座。那久远深邃的遗址,载不动悠悠乡愁。道不尽的传奇,仿佛散落的颗颗明珠。厚重的人文如泛黄的线装书,向人们诉说并印证着数千年的滨海记忆。

千年史实旷古今。早在远古时代,别画湖和黑冢泊就开始孕育滨海历史文明。5000年前的时候,先民们即在这土地上和海岸边从事艰苦的渔猎煮盐活动。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智慧换来了收获。在4000多年前,一代圣王大禹在滨海大地留下了匆忙的足迹。在3000多年前,滨海先民在区境开始了大规模的盐业生产,迎来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曙光。

时光流逝,大地存证。尽管经过了朝代更迭,沧桑变迁,现存的史志资料中仍然有着许多有关潍坊滨海历史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一代圣人伯夷叔齐曾在此隐居;战国末期,齐康公被放逐于此终其残年;及至秦代,秦始皇东巡至此筑台祭海;西汉初年,汉景帝在此近设置平望县;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途经此地,囤营扎寨,厉兵秣马;唐朝晚期,藩镇割据,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在滨海大规模养殖渤海马,繁荣经济、壮大军事;元代时期,国家设置固堤场,大兴盐业……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史料倍受前人重视,《史记》、《晋书》、《方舆纪要》、《青州通俗史》、《潍县志稿》等古籍史书都曾记录过北海之滨、平望县、乌常泽等家珍般的历史古迹。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经当地人民的口碑相传,历久弥新,迹不泯,色不褪,至今还能咂出咸咸的历史味道。

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对于滨海的历史繁荣景象和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史料记载的大而化之。但是,我们从区境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以及美丽的民间传说中可以窥见一斑。在滨海的各个村庄,都有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民间传奇和故事传说。这些民间故事从远古时代发端,传承久远。姜太公退海、孔夫子改诗、望海城传说、别画湖传奇、唐王册封铁央台……它们大多流传民间,很少载入史志,却涉及历史长河的每一个朝代。这不仅是滨海先民智慧的表达,更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记录和描绘滨海大地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记载着滨海历史的沿革历程。岁月留痕,天地遗爱,很多过往的浪花将在本书标记。

红色文化独树一帜。东烽台西烟墩的历史追源诉说着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狼烟烽火交织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滨海处处根植着浓重的红色文化元素。各类党史资料、文学小说以及民间讲述中,无数次地记录了滨海人的红色革命之旅。翻阅历史卷宗,我们会看到红色文化景象在滨海无处不在。海风苦涩,英雄儿女和血蘸泪,追求真理,呵护家园,中国革命史已经将他们铭记。

以上这些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存,填补了潍坊滨海历史资料的空白,既是滨海原始人类和不同时期社会历史的真情告白,也是我们今天探源溯流滨海历史的可靠佐证。

世界盐业摇篮

潍坊滨海濒临渤海南岸,潮间滩地广阔平坦,自古就有发展盐业的资源和条件,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海盐之地。自夏商至今,潍坊滨海是历朝历代的盐业中心。渔盐之利、山海之赋,营养家园、福佑子民。中国盐业滥觞之地,滨海盐业遗址为之作证。

自远古时期的炎帝时代,夙沙氏部落即在潍坊滨海一带开始煮盐活动。夏商之际,潍坊沿海一带的海盐生产已闻名全国,成为当时古青州的贡品。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当时的齐国是“负海泻卤,少五谷人民寡”的蛮荒之地。在这里,姜太公显示出自己卓越的治国智慧。他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沿海渔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们安居乐业。齐桓公重用管仲,凭借齐国濒海的地利优势,全面进行改革,大兴渔盐之利,开展以盐为主的经济贸易,因此国力富强,使齐国成为十二诸侯国的霸主。人称陶朱公的范蠡,在齐地滨海靠渔盐之利富可敌国,被后人供奉为商祖财神。从此,盐业受到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潍坊滨海一带因此成为中华盐文化的发祥地,渔盐赋的源起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燕国兴盐乌常泽,元代固堤场为山东九场之一等等,及至明清时期,潍坊滨海始终保持全国海盐中心地位不变。建国后国家在滨海建设了大型国营山东羊口盐场,省盐科所、盐业学校、昌潍地区盐务局、盐运站随后设立于此,随后区境内村办盐场、乡镇盐场、军办盐场、盐化工产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滨海又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盐都。

2009年,由潍坊市文化局、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宣传文化中心、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了4处由100余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龙山文化遗址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所见陶器有黑陶罐、杯、盆等,这是目前滨海境内最古老的的文化遗址,也是最早的先民聚集点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拼搏,谱写了开发海滩的历史。滨海的盐业遗址,填补了我国东周时期盐业考古的空白,使人们对战国时期盐业遗址的规模、分布情况、堆积形态以及当时的制盐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1年,潍坊滨海盐业遗址群入选山东“十二大新发现”。2013年6月,潍坊滨海丰台盐业遗址群作为凸显东周时代盐业文化特色的古遗址,成功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成为山东省进入“国保”名单的四大古盐业遗址群之一。

一年一度的渔盐文化节更吸引了数以万计以渔业捕捞、晒盐、养殖为生的沿海渔民、盐民和当地居民汇集此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渔盐丰产、国泰民安。

沉积千年盐文化深厚历史底蕴,融荟民俗特色文化的精髓,擎着发展海洋特色文化旗帜,今天的滨海正以引领蓝色尚海新时代的步伐,彰显文化兴城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美丽幸福海洋城市。

齐鲁渔产之乡

望海天一色,享踏浪惬意,寻钓鱼捉蟹乐趣,品美味海鲜佳肴……除了天蓝海碧、阳光海水之外,潍坊滨海最令人向往的,还有现已形成滨海品牌,倍受游客青睐的新鲜生猛海鲜。

潍坊滨海拥有510平方公里的海域,有160公里的海岸线,有白浪河、弥河从这里过境入海,自古就是渔业重地。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潍坊沿海和内河村庄聚居的先人们,已经开始从事渔猎生产。到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相齐,通渔盐之利,促进了潍坊沿海渔业发展。到清朝康乾盛世,区境渔业实现了繁荣。据《乾隆潍县志》载:地处海滨,四民之外,渔业为最。可见当时渔业之兴盛。

潍坊滨海附近还有黄河、潍河、虞河等多条河流注入渤海。近海海水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十分丰富,每立方米含浮游动物9900多个,浮游植物200多个,因此,水质肥沃,饵料充盈。再加上细沙淤泥海底,水浅浪小,光照充足,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里,历史上还曾多次出现过巨鱼,由此可见,潍坊北部沿海一带确是鱼虾类繁衍后代、栖息麋集之地。

滨海海鲜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盛产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500多种海产品,特别是渤海梭子蟹、大虾、海肠、牡蛎、蛤类等闻名遐迩,“老河口白蛤蜊”、“老河口牡蛎”、“大家洼鳎米鱼”等5种原产于当地的海产品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潍坊滨海海产品销往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20多个省市及省内,并出口国外,深受欢迎。

滨海对虾,体躯肥厚,长而侧扁,晶莹闪亮,肉质鲜嫩,味道奇美,蛋白质含量高,为理想的滋补品。俗话说:“宁吃对虾一口,不吃杂鱼一篓”。在国外,历来把弓腰长颈、通体艳红的滨海对虾奉为吉祥长寿之物,成为盛宴必备的佳肴。

滨海梭子蟹,其体大肉肥,蟹黄丰满,膏似凝脂,味道鲜美,一向被称为海鲜中的上品,素有“食蟹一口,八珍无味”之说。这里还盛产各种贝螺,可制成干品、罐头等食品,倍受国内外顾客的喜爱。海鲜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不需要特殊的烹制,就能保留它的鲜美。吃的就是原汁原味,品尝着刚刚打捞上来的海鲜,纯净的水体和活跃的洋流造就了滨海海鲜非凡的品质。螃蟹肉多黄满、虾虎个大鲜美、竹蛏饱满多汁、扇贝爽滑可口……每种海鲜入口都能给人不同的味蕾享受。

渤海咸蟹子、辣炒花蛤、毛蛤辣酱、凉拌黄菥菜、白蛤汤、黄菥菜大包、鱼水茄子、炒海葵、黄金野生米虾、清蒸渤海蟹,潍坊滨海“十大美食”期待您来品尝……

蓝天、碧海、金沙滩;美食、美味、大狂欢。2014潍坊滨海美食欢乐季活动让海内外游客、潍坊市民“不出潍坊滨海,吃遍中华乃至天下美食”。滨海渔产正在饮食文化大融合、大发展中走出齐鲁、拥抱世界!

人杰地灵宝地

潍坊滨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蓝黄”两大战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级战略在这里融汇叠加,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和滨海产业园“一区一园”被列入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四区三园”战略。境内又有白浪河、丹河、弥河等众水汇流,宜农宜渔宜盐,辽阔的大海资源和广袤的土地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滨海人。

神奇的滨海大地,可谓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这片土地上,辄印着不少贤人志士的踪迹。历史上有大禹、伯夷、齐桓公、秦始皇、慕容德、唐太宗等帝王涉足于此。历朝历代著名人物颇多。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陈少敏、许世友、宋平、贺国强、吴官正、顾秀莲等都曾莅临滨海,朱镕基、吴邦国等领导同志也曾对境内的企业联合做出重要批示,为滨海的人文景观增添了新的风采。

碧波无垠,银光闪闪;高楼林立,风景秀美。潍坊滨海历朝历代都是盐业中心、经济重镇。远古时代,夙沙氏开启中国盐业历史,齐桓公发展盐业称霸春秋,南燕国兴盐乌常泽促进民族的融合。元代设置固堤场大力发展盐业生产,使之成为金元宋明时期全国的制盐中心。清朝时期境内盐滩属官台场主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此处盐业资源成为日寇争夺的重点。建国后,全国最大的国营山东羊口盐场和国家七五重点项目潍坊纯碱厂先后落户区境。边防部队、昌潍盐务局、省盐科所、盐业学校也先后设置于此。

1992年,潍坊市决定在勃海莱州湾南岸组建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开发园区内除有60万吨/年的潍坊纯碱厂、130万吨/年原盐生产能力的山东羊口盐场大企业外,还有菜央子、卫东、岔河等一大批中小盐场。

1995年,滨海区内的山东羊口盐场和潍坊纯碱厂在全国率先实现盐碱联合,组建山东海洋化工集团,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即成立,很快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现在的潍坊滨海,已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蓝色经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近百年以来,滨海又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辛亥革命时期的陈五陈六、何子刚,曾经驰骋滨海的抗日名将许世友将军、杨国夫将军、王文介将军、袁也烈将军、刘其人将军、马保三、赵寄舟、原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王岳西,中共潍北寿北抗日组织的开创者朱剑秋、杨子明、单彪,革命烈士陈太恒、王杰三等都是这个英雄群体的代表。百年以来,有无数进步青年,从这里迈出,成为一代革命志士、文化名流、科技精英。如今,滨海有两位将军,是全国将军最多的开发区之一。原解放军海军政委、上将杨怀庆,解放军少将袁训忠,全国人大代表、农机先锋王金富,巨资赞助《红楼梦》拍摄支持文化传承的陈增友,奥运明星运动员李燕……他们犹如夜幕上的灿烂群星,以各自奇异的光彩,点缀祖国历史天空,温暖悠悠故园乡情。

大海深处帆船点点,把人们的目光从滩涂引向深蓝;一方方盐田,像跳动的音符,正奏响着盐田交响曲;一座座工厂,像灵动的雕塑,成为一道道靓丽的景观……潍坊滨海,这片蓝色的土地,以它袍泽故里的大海襟怀和生养呵护的卓异儿女诠释着人杰地灵的地标方言。

红色革命老区

潍坊滨海的历史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早在辛亥革命时期,这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已经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抗日战争爆发后,滨海区境成为我党抗日武装极其重要的大后方和根据地,无数滨海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在世界反法西斯

抗日战争时期,载入中共党史和上了央视国宝档案的红色“渤海走廊”从滨海区境穿过,成为滨海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期。我党在各处的交通线受到严重破坏、前方物资严重吃紧的情况下,开辟了东起胶莱河,西至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榆树园子一带,东西长120里的“渤海走廊”,成为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之一,保证了胶东根据地与清河根据地、济南(山东局)、延安(党中央)的联系畅通,源源不断地为前方运送黄金、物资、情报和军队往来。期间,滨海区境的驻区抗战部队、抗日民主政府、区中队、地下工作者承担着护送、接待、情报收集等重要任务,为全国抗日军民渡过最艰难、最残酷的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抗日战争前期和初期,我党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管辖的大家洼和央子建立起了抗日政府组织。1938年10月与1940年3月,中共寿光县委在今大家洼境内建立起了中共第九区委和第九区公所,石桥村、七里村、刘呈村成为我党活动的主要区域。1939年3月与1941年9月,中共潍县五区区委和潍县五区区公所分别在今央子街道境内建立。潍县五区区公所是潍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机构。当时共产党领导下的潍县县政府尚未建立,潍县五区区公所直接隶属胶东区西海专署。

1942年10月,中共清河区委为了加强潍北、寿北一带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将大家洼街道所属的原寿光九区与央子街道所属的原潍县五区,连同寿光十区、潍县四区组成寿潍县。1944年4月,昌邑、潍县划归渤海区第五专署,同时成立中共寿昌潍中心县委。寿光县第九、十区归寿昌潍中心县委领导。1944年5月,中共昌潍县委和昌潍县人民政府成立,寿潍县合并于昌潍县,今滨海区境又隶属昌潍县领导,直到1945年6月昌潍县撤销。

抗日战争爆发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抗日名将赵寄舟所领导的名震渤海平原的昌潍独立团、渤海五分区的核心活动地带,其中渤海五分区司令部曾设于大家洼街道太平村,部队主要力量驻扎今大家洼街道大洼村、央子街道蔡家央子、固堤场村一带。前方部队伤员多在央子街道韩家庙子村隐蔽医治。

在解放战争时期,滨海人民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军和踊跃支援前线,为新中国的解放挥洒了鲜血、贡献了力量。期间,在滨海区境发生了太平庄突围、报庄子伏击战、解放郭垣盐场等著名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势力,为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载入中共党史的红色“渤海走廊”、渤海五分区司令部机关驻地、早期建立起的抗日政府组织以及发生在区境的若干次重要战役,让潍坊滨海无愧于“红色革命老区”的称谓!

旅游度假天堂

在防潮大坝观涛,在盐海风光体验自然生息,在滨海渔港体验鱼虾满仓的收获快乐,在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寻根我国古老煮盐的历史……潍坊滨海,伯夷叔齐隐居之地,自古就是人类休闲的去处。

今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向人们展示着她的魅力。就像一座植满奇花异木的百花园,徐徐盛开在齐鲁大地,崛起于渤海之滨。

不管怎样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作为中国盐业摇篮、齐鲁渔产之乡,潍坊滨海始终执着地用她丰富的物产和独有的方式回报着人们。古代海市蜃楼、北洼八景、千年名刹报恩寺,今日星级酒店、欢乐海岸、阳光沙滩、渤海眼、游艇码头、湖光山舍,风姿卓韵。在“蓝黄”战略的重大机遇之下,借全市突破滨海之力,潍坊滨海紧扣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布局,依托海洋的优势,充分挖掘现代元素、时尚文化,树立滨海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产业。

用文化包装旅游,借助旅游增效文化。近年来,潍坊滨海抢抓“蓝黄”战略机遇,坚持向东、面海的发展方向,积极打造海洋经济新区,谱写了滨海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华章,一座蓝色的海洋新城已经扬帆。滨海的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旅游资源不断丰富。目前,滨海已建成国际风筝冲浪基地、人工沙滩、马来西亚馆、马术场等旅游景点。其中,欢乐海旅游区经过改造提升,于2013年12月2日获得山东省旅游局批准,成功升级为3A级旅游区,潍坊滨海欢乐海岸旅游区顺利被批准为“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2013年12月13日,情人湾旅游度假区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A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壮大了我国旅游景区队伍,提升了休闲娱乐接待能力。

潍坊滨海海域水域开阔,海滩平坦无暗礁,风能资源丰富、风向稳定的有利条件,推动了风筝冲浪等水上运动的开展。自2009年以来,滨海连续举办国际风筝冲浪大赛,进一步实现了体育、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的发展融合。世界一流的体育旅游品牌赛事,让滨海的旅游业向更广阔领域拓展延伸。特色旅游品牌极大方便了潍坊以及周边地区的群众亲海近水,加强了与大海亲密接触的机会。

海洋魅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除上述项目之外,目前已落户滨海的高端旅游项目有:投资10亿元的海洋主题公园;投资12亿元的渔盐文化博览园项目;投资3.85亿元的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国际游艇码头俱乐部项目……2013年,滨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游轮度假、海上观光、海鲜美食、生态渔业等相关配套系列旅游产品,借助文化架构,引领尚海时代,滨海的深蓝梦想已经在潍坊北部海岸线上孕育萌发。致力于将打造成环渤海地区别具风格的海岸旅游体验区,滨海的旅游产业正蓬勃兴起。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快速拉伸的休闲旅游产业链,依托波光粼粼的渤海莱州湾,高标准建设休闲、旅游、娱乐的黄金亲水海岸,全力打造山东“蓝色逍遥游”品牌和“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吸引力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正在成为人们追逐梦想、亲近海水的欢乐之海,实现了潍坊人亲海近水、休闲旅游的梦想。

当阳光在盐田澄静的水面上跳跃,洁净的蓝,淡淡的白分享着最深邃的海域,让人禁不住去猜想深邃的海洋秘密。成群的海鸟展翼希望,帆船点点满载着喜悦与收获,令人顿有忘尘忘情忘我之感。渔舟唱晚,海天一色的寄情之旅,由畅想来到眼前。

美丽幸福新城

历史的海风从从容容吹来,随之吹来的是温柔和谐之风。波澜壮阔的大海、鸟语花香的环境以及蒸蒸日上的经济实力,衬托着滨海人民美好的生活。明媚的阳光下,是滨海市民幸福的笑颜,“以人为本”的民生努力正在今天的滨海新城演绎着一个个幸福的故事。

潍坊滨海面向蓝海,左依省会都市圈、右拥半岛城市群,是距离省会济南最近的出海口,她引领潍坊走向海洋、挺进深蓝,实现向海洋城市的绚丽转身。走在潍坊滨海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里街上汽车虽多,但很少有拥堵的交通,走进超级市场,服务员都是彬彬有礼,顾客相互礼让,一切都显得从从容容,淡定而大气,充满着幸福和谐的气氛。

更让人值得高兴的是,如今潍坊北部的崛起,让滨海国际高品位生活在潍坊成为可能,未来将有更多的人体验到国际高品位人居带中的深蓝生活。你看,滨海的夜晚是多么明亮而甜蜜啊!一排排路灯,像一串串槐花,像一串串辣椒;滨海广场、求是公园多姿多彩,争巧竞艳;一座座崭新的居民小区,被金黄的灯光所环绕,不时地传来悠扬的乐曲声,散发出醉人的气息……

一城海景,半城湖;河湖相依,绿相拥。潍坊滨海项目在商业、教育、娱乐休闲、交通等方面的配套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在教育配套方面,滨海区规划建设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等,形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高品质教育体系,把上海的以及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潍坊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潍坊滨海就能享受到真正的国际教育;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市中医院先后入驻,让市民在区内可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

这里交通便捷。由潍坊中心城区沿北海路、渤海路,一路向北到达滨海旅游度假区,仅半小时车程。即将建设的潍坊城区到滨海新区的轻轨将滨海至城区的距离缩短至20分钟,德大铁路、益羊铁路、疏港铁路等七条铁路将在滨海交汇,沿海高等级公路、机场迁建等重大工程正在推进中,荣乌高速、济青高速构成的交通网,让潍坊滨海与济南、淄博形成2小时生活圈,距天津、北京仅5小时车程。济青高铁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缩短从北京、济南、淄博等地到滨海的距离。

未来的潍坊滨海或与热情开放的滨海气质相辅相生,或与典雅脱俗的大海风情水乳交融,或与一城海景半城湖的生态美景完美共生……无疑都是深蓝梦想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升级,让每一个人心中的滨海梦得以成真。

美丽滨海体现在优美的环境上,而滨海人的美丽心情更体现在民生上。改善民生,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群众构建了一张多方受益的民生网。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让滨海市民从这些“政府埋单”的实惠中,真正体验到了生活的惬意。

滨海在建设一个城市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城市文化底蕴。走近滨海,你会发现滨海人不仅秉承了先人勇于进取的精神,而且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重感情、讲义气,能吃苦肯受累。你会发现,滨海处处皆雷锋,这里的爱心救助、尊老爱亲事迹层出不穷,一件件、一桩桩,演绎出了一幅“滨海胸怀容天下,滨海大爱传天下”的情义滨海画卷。

当前,潍坊滨海正根据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海洋经济新区、现代工业新城和美丽幸福海洋城市目标定位,加快建设“未来城”。今天的滨海儿女,正在建设美丽富饶新滨海的过程中,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着更美好的明天。

潍坊滨海,宜居宜业宜游。她从历史深处披星戴月的走来。深情回望,鲜活的史话汩汩如泉涌。弱碱的脾土上,厚重的人文。没有理由说不,让我们品咂历史,借一纸海天,书写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