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第一小学教师杨会仙:春泥更护花

杨会仙

以德引领,以爱播种,唤醒了娃娃们稚嫩的心灵。一届届“红旗不倒班”是你耕耘收获的见证。是化雨之春风,是护花之春泥,转眼间,看德育催开了新绿,枝头又绽芳华。

淅川县第一小学教师杨会仙:春泥更护花

杨会仙

点亮孩子们心灵航标灯

有爱的地方就有故事。2018年4月一个周末,我辅导的德育社团组织爱心传递接力赛。周五下午预告活动规则后,全班欢呼雀跃,突然一个女孩嚎啕大哭,我一时惊呆了。当我温和的问起原因时,大哭的李昀萱道出了原委:这次是越障碍接力赛,去的路程让爸爸背着我,一旦爸爸摔倒了咋办?回来时是拉着爸爸的手,可爸爸的眼蒙着拌倒了怎么办?爸爸腿受过伤,假如爸爸腿再摔坏了,那该有多痛苦啊!听了孩子这暖心的话,我的心里感到震撼与欣喜:活动尚未举行,预期目标已达到。一年前小昀萱进我班时,充分享受着父母的深爱,却对父母呼来唤去,从不体贴感恩父母,如今她舍身处地的替父亲着想,怎能不使我欣慰与感动呢?

德育社团活动以来,像小昀萱这样的孩子无不发生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2016年我新接的班级中,一个叫张森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好奇。开学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孩子从来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下课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痴痴发呆,从他的沉默寡言、眉宇凝重中,不难发现,他是个问题学生。经过侧面了解,原来他从小父母离异,靠年迈的奶奶捡废品维持生活,父亲脑血栓常年多病,因家庭不幸,生活艰难,几度精神压抑,割腕轻生。针对张森的的特殊情况,我决心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在不伤害他自尊心的情况下寻找时机。春游野炊那天,我让张森掌勺,为孩子们炒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风味小菜,让大家分享他的劳动成果,还不时地调侃道:“哇!瞧这小厨师!谁家的?炒的菜真好吃,长大一定不被老婆骂。”孩子们都笑了,争着抢菜吃,小张森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我从那久违的笑容中似乎触摸到了他卑微的感动。

张森字写得很好,我就让他负责班级的板报,一下课,同学们围着他,看他出板报,他一改往日的独来独往,不知不觉地融入了孩子们中间。当知道他对音乐很感兴趣时,我用班级的名义请他去上小号课程,让他在同学过生日时,吹奏《生日歌》,而学费是我偷偷去替他交的。永远不会忘记张森吹奏《祝你生日快乐》时,全班学生的倾听和掌声,也永远不会忘记,张森在表演结束后对着我的那深深一躬。从那以后,张森变了,他阳光起来,周末能搀着爸爸挪步锻炼,每次相遇,他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灿烂的笑容。即将离别时,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自从遇到了杨老师,她用她那无私的爱和真诚鼓励慢慢地感化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她是我的恩师,也是我成长路上的导师,即将毕业了,我多想让时光停留,停留在我和老师相处的日子,多想叫您一声,老师,妈妈,我爱您……每每读到此时,泪水不由自主的盈满眼眶,那是幸福的泪花……

为走出应试教育怪圈,树立淅川学子人生信仰,县委书记卢捍卫提出了“花十年时间,打造淅川德育教育名片,让淅川的每个孩子都有信仰与追求”。卢书记这一决心与举措,站在民族信仰高处,直指时弊。一下子激醒了灵魂,顿觉清爽。是呀,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追求与信仰,何来动力?

一时间山城教育风声水起。我想:感恩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做人之本,学会感恩才是我们民族信仰之魂!

不孝敬父母的人,品行一定不端,感恩从孝敬父母做起。由此及彼感恩师长教诲、感恩他人相助、感恩党和人民关爱、感恩社会条件环境优越、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与包容,这就是最完美的人生信仰与价值!

每学年毕业季,让每个孩子回想入学时样子,回想学校生活点点滴滴,告别了童年,想对老师说点什么?想对母校说什么话,孩子们真情流露无一不心存感恩,泪流满面,令人留恋。每周末,全班孩子轮流在繁华的十字街头做交通协管志愿者,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感受交警的职责之重与寒暑相伴的不易……

感恩意识的确立与提升,孩子们的表现行动悄悄在变:孩子们更懂事了,学会了尊重,会交流沟通了,语言文明了,会换位想问题了......而这一切变化,共同托起了一个个孩子人格与心灵的快速成长!我的班级勤奋好学蔚然风行,学的自觉,学的开心,自律意识明显提升,班级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自主管理成为学校班级管理的楷模。各项比赛始终处学校领头兵,多次被评为模范班集体......感恩处处在行动,在延伸,一个个孩子沉睡的心灵在唤醒,在陶冶,在成长,他们用行动在创造感恩的故事。

磨难砥砺我前行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追求教书育人最佳境界,琢磨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甚至忘我。一次放学,骑车回家,思考中听不见汽车喇叭响,被车撞伤。为了我心中的目标,为了我的梦想,苦和累我都不在意,为了走进这一境界,我遗憾自己没有多陪陪英年早逝的丈夫:八年前,丈夫查出白血病急变期,辗转淅川县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郑州河医大、郑州肿瘤医院。尤其在郑州住院四年间,因为每年班级近百孩子离不开我,我不能昧着良心丢下学生不管,只好请陪护照顾丈夫,而自己辗转奔波在郑州和淅川之间。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我乘夜班车去郑州照顾丈夫,周日晚上我拥别丈夫,保证第二天早上准时站到讲台上。八年来,我风雨无阻,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从未因为爱人有病作为请假的理由。八年来,为了自己追求的育人境界,我奔波在学校、车站、医院之间。每次上车、下车、检查化验,我都是楼上楼下背着。每个星期,他总是数着手指,盼着星期五去看他。病魔一次次吞噬着丈夫那干瘦如柴的身体,他的生命也在一天天接近尾声,我对丈夫的愧意和心疼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丈夫身边多陪陪,在学生身边多教教。

2015年5月29日下午,我上完最后一节课匆匆赶到丈夫身边,他已离我而去。婆母告诉我,爱人弥留之际,一直呼唤我的名字……我在丈夫的灵前长跪不起,年仅34岁的丈夫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遗憾与愧疚。丈夫头七,正值学生期末复习,我只好咽下悲痛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我失声痛哭,他们用哭声表达对老师的同情和哀痛。而我,要用一生时间为英年早逝的爱人自责愧疚。我将把这种遗憾化为动力,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每当外出讲课,我的班级小管家轮流当小老师组织学生自学,每次考试成绩却总是在前列。孩子们自觉读书学习。同事们半真半假地说:“杨会仙的班是红旗不倒班。”

怀揣着对教育梦想的追求与热爱,踏上了教育的征程,不知不觉,已经20个春秋,在领导,教师的鼓励、帮助、信任和我的努力下不断的成长。尤其在德育活动中我积极参与,顾全大局,学校给我安排的任何工作,我从不计报酬,认真完成,因为我知道那是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无论付出多少,我都无怨无悔。就拿今年我们全县举行的德育活动来说吧,自德育活动成立以来,我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被聘为首届社团志愿者,17年所辅导的社团被评为“县优秀社团",参与的丹墨风文学社团被评为"十佳社团",,17年9月在全县德育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讲的《感恩重在行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参与,从孩子们回顾爱、感受爱、到用行动来表达爱,那天真质朴的情感流露,那感人肺腑的话语,让在座的家长和老师们热泪盈眶。孩子们也真正学会了感恩。说实在话,每接到一项任务,不知道多少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也不知道在灯下熬了多少个夜晚?从构思、翻阅资料到备课,再到效果展示,其中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什么时候这个任务没完成,什么时候心里就像压着一座山,吃饭走路睡觉都在想着准备着,希望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直到结束,心里才舒一口气,但还在反思自己的不足,虚心的请求,争取在下次的工作中更加完美。

今年三月四川石棉县考察团到我校参观德育工作,从接到任务到迎接验收仅一天时间,因为担六年级的毕业班,学生的课和孩子们的作业,从不敢耽误,要想出色的完成任务,为校争光,我只有加班加点,我所准备的"朗读者"从构思到设计,到选定主题再到怎样引导孩子们选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整整一个晚上,我几乎没合一眼。不过值得高兴的事是,在课堂上孩子们真的和文中的主人公融入其中,读到感人处饱含泪水,读到兴奋处满脸笑意,尤其是班里吕宜原同学所读的毕淑敏写的《孝心无价》读完后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悟时感动地泪流满面……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读着名著,谈着体会,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教室里那饱含深情的读书声和孩子们的点评声,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每一个孩子都陶醉在其中,我想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怎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虽然累,但我觉得看到孩子们有所收获,为学校的工作增光添彩,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山高品为峰

不忘初心,为了追逐梦想,追逐期望的人生境界,我全身心的扑在我的事业中。我时常用艾青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让人性在三尺讲台上绽放精彩。

走进教室,我会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心灵的诉说,从眼神中我知道他们的困惑与迷茫,用心灵唤醒心灵。课堂上,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用艺术的智慧碰撞求知的火花,那是在情与景中穿行……

我感恩我的孩子们,使他们促使我奋力前行,我感恩我的事业,给予我走向更高境界的支点:县课改“导学互动”实验,先后为县内外学校、老师作示范公开课40余节,我的教案和课件成为共享资源,并获全县课改竞赛小语冠军;在全市课改竞赛、阅读教学竞赛、作文教学竞赛、实践活动课竞赛代表淅川参赛全部获市一等奖。2017年优质课竞赛夺得全市第一名。事业中成就了我两届“淅川名师”、“县优秀德育社团辅导教师”、市“师德标兵”、市“种子教师”、市“模范班主任”县“优秀教师”等。走过20载探索之路,唯一沉淀下来的精神意志和生命融为一体的神圣使命。

我热爱我的职业,深爱我的学生;学生对我的依恋,家长对我的信任是对我工作的最高奖励。我愿意做一个拥有真善美的普通老师,不迷茫远处的群山,不迷恋繁华的闹市,而是执着于脚底的泥沙,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无怨无悔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一种选择,一颗爱心,一支粉笔,一方讲台,一个信仰,一种情怀,足以抒写我不断向上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