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拉加法尔?

军事装备与战术之间的关系向来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就和第一只鸡是从蛋里面生出来的道理一样(之前的只能说是鸡形目),战争的需要是从古猿那里继承下来的,所以装备服从于战术。

海军条令的建立与风帆时代战术

英国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通过引入陆军战术条例的方式在海军中建立了战术条令体系,通过增强指挥效率和纪律的方式对荷兰成功地实现了极为局部的以多打少,而为了方便统一指挥,摆成旗舰在队首的纵队就是最为合适的,在联系困难的时代各舰只需要如同跟着母鸡的小鸡一样跟随旗舰行动就能不出大的差错,这种思路本身属于对原有设备的进行挖潜的结果,由于其同样适应当时战舰将火炮配置在两舷的特点而在整个风帆战列舰时代成为了主流。

日德兰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拉加法尔?

夹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存在的一种典型战术手段“抢T”,由于火炮均布置于侧舷,所以如果能够在进入同航战或者反航战之前先于对手从巡航的多路纵队实施转向形成战斗的一路纵队的情况下就拥有了在对手转向时集火对手先导舰的优势。

日德兰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拉加法尔?

战列线的展开过程,可以明显看出抢到T头的优势。

但这点在风帆战舰时代并不绝对,由于风帆动力的影响,处于上风状态的军舰天然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差的编队控制能力,但在优秀船员的操作下能够利用速度优势快速通过敌方火力杀伤区,然后在对方火力很弱的舰首和舰尾两舷同时开火,最大限度地发扬火力。所以当时英国海军在整个风帆战舰时代都非常推崇这种占上风之后将对手分成几部分发扬两舷火力的另类抢T战术,因此整个风帆战舰时代英国舰队中承受伤害的普遍规律便是绝大部分伤害集中在几艘军舰上。

日德兰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拉加法尔?

你们的老婆(大雾)

蒸汽动力战舰时代技术对战术选择的影响

天才的纳尔逊勋爵抓住了法军舰队在大革命后的混乱状态极大发展了英军占上风的另类抢T战术,并为英国赢得了特拉加法尔海战,也在英国公众心中树立起了皇家海军的丰碑。但是在123年后爆发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海军大舰队司令杰利科元帅却宁愿选择把整个舰队完整带回去也不选择带有风险的荣耀,事后遭到了多方指责。

日德兰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拉加法尔?

1750年与1910年的火炮有效射程比较

杰利科所处的时代纵队战术在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之后终于又成为了火炮战舰之间的主流战术,此时已经离它再次被抛弃的时间不远了。

1887年1月13日,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 “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之后鱼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法国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提倡依靠鱼雷艇进行海战的青年学派一度把持了法国海军建设,鱼雷通过战斗部内装填的大量炸药给予了小型舰和大型舰对抗的基本条件。

恰恰是由于大量装备了鱼雷的驱逐舰和远洋鱼雷艇的存在,英国海军便无法在日德兰海战中重现特拉加法尔海战中的辉煌,毕竟要想不让德国公海舰队逃掉,英国大舰队必须将公海舰队距离放到足够近,一旦遭遇鱼雷突击可能出现的“一个下午输掉整场战争”(丘吉尔语)。面对指责杰里科元帅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不能在一次舰队决战中留下任何碰运气的事,因为我们的舰队对英国的存在是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日德兰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特拉加法尔?

日德兰大海战态势图

海军战术的历史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又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的历程,其中很多东西都无法在这一篇小文中完全展现。而更详细的分析可参考《舰队战术与近岸战斗》,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