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的大学教师

难得糊涂的大学教师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然而,这些本应当带来成就、幸福感的工作渐渐变成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难得糊涂的大学教师

来源 | 李明阳科学网博客

作者 | 李明阳

难得糊涂的大学教师


一位相处多年的朋友在大学当教授,笔者最近突然发现他的QQ签名变成了难得糊涂。


一向对待教学科研、一丝不苟的好友,怎么也变得市侩、俗气了呢?问及原因,朋友显得颇多无奈。

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然而,这些本应当带来成就、幸福感的工作渐渐变成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以教学为例,明知道开设的课程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八竿子打不着,还要硬着头皮上;明知道讲台下一脸麻木的学生对讲授内容毫无兴趣,还要充满激情地对牛弹琴;明知道全周期、留痕迹的各种教学检查、评估是走过场,还要浪费大量时间去填写各种根本无人认真阅读的表格、按时提交各种早已交过N次只是换了题目的材料。


没法子,教学有工作量的考核指标,完不成是要扣工资的。

以科研为例,朋友明知道水涨船高的科研绩效指标早已超越了教师的实际潜力,还要认真完成。明知道注水的文章毫无创新价值,还要去写。毕竟,注水的文章科研价值不高,但是有科研绩效呀!明知道N多发明专利、教材既难以理论创新,又难以指导实践也被逼着去炮制。


毕竟,按照马斯洛的生存层次理论,活着是硬道理。

再以人才培养为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个道理作为大学教师,想必人人都很清楚。然而,现实情况逼着大家难得糊涂。明知道将大量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培养质量,但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两害相比取其轻,教师也是人,而且属于智商不低的人群,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明知道学生仓促成就的论文如同难以入住的烂尾楼,也不得不违心超越导师职责去助学生一臂之力将烂尾楼装修得像点模样;明知道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尚未达到毕业要求,不得不违心地在一张张申请单上签字放行。朋友所在的学校已经有导师不签字学生从研究生公寓纵身一跃的先例,朋友不想步他人后尘。

不知道哪位哲人说过,人是时代的产物,人生活的每一个侧面,无论事业、爱情、工作,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在一个并非完美的年代,在一个并非纯洁无瑕的象牙塔,要让教师人人成为学富八斗的道德楷模,需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然而,越来越多的教师变成了难得糊涂的平庸之人,确乎需要深思。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明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113445.html

难得糊涂的大学教师

格子妹

无奈归无奈,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