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珍品《章丘老字号》——龙山的“春林堂”杂货店

龙山的“春林堂”杂货店

馆藏珍品《章丘老字号》——龙山的“春林堂”杂货店

创 建


龙山村的“春林堂”杂货铺店誉甚高,兴盛了约十余年的时间。据《章丘商志》记载“春林堂”于1924年开业。在此之前,“春林堂”的创始人张兴邦就已做小买卖多年。规模大了,资金雄厚了,就给店铺起了字号,轰轰烈烈地干起来。

经 营


“春林堂”杂货店主要经营纸张、颜料、洋油、洋布、洋面。大部分是从济南进货。洋油青岛进货,从青岛装上火车,到平陵城车站卸货,用马车拉回家。当时,“春林堂”有四辆马车,包括两辆货车,两辆轿车,一般车子都闲不住。铺面虽只有三间,但却有一个大四合院作仓库。经营方式是批零兼营,除在店铺经销,还拉货赶集去卖,一集一般要拉四马车货。周围村庄的商贩大都到“春林堂”批发货物,远处有自历城孙村来的,自黄河以北来的,多数是赶着马车、驴车来批发货物。那时的“春林堂”雇人七、八个,请了帐房先生,生意很红火。张兴邦的三个孩子主要跑业务,抓货源,经常往返于青岛、济南联系业务。

资金雄厚了,门路广了,根据市场需求,又筹划干起酱园,并起字号为“春记”。但是,一家人的主要精力仍是在“春林堂”杂货店。“春记”酱园主要腌制咸菜,做酱油、醋、香油,还制作糕点。酱园雇了掌柜的管理,请了师傅指导技术。因为自己家里人都在“春林堂”,不经常过问“春记”酱园的事,雇人管理总有漏洞,所以干了几年也不赚钱,就干脆关闭了。关闭后,因有设备工具,就在“春林堂”增加了酱园的一些经营项目,扩大了“春林堂”的经营范围。

“春林堂”的经营特色是:以诚待人,恪守信誉,货真价实,足秤足两。来搞批发的,待若宾客,给他们装好车,让他们吃了饭走。价格公道,绝不谋取暴利。无论妇女儿童,一律不短斤少两,不以次充好。这样,得到了人们的信赖,赢得了大量客户,“春林堂”也名声大振。

“春林堂”家庭内部勤劳俭朴,管理也是有条不紊。除店铺外,家里还种着不少地。男人们在外经营管理,妇女们在家做饭、缝补浆洗,只要有点劳动能力的谁也不能吃闲饭。虽然家财万贯,可是家里人尤其是在家的妇女,都得穿补丁衣服。早晨晚上吃窝头,中午的面食要掺上粗粮。吃菜也是吃粗菜,经常吃的是白萝卜、胡萝卜。

衰败、重生


解放前夕,“春林堂”内有三人遭土匪绑架,折卖了东西、土地去赎人,买卖就此衰败了。曾有土地七十多亩,在周村、济南等地多处入股,远近闻名的“春林堂”,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连铺面共折价贰仟元。

馆藏珍品《章丘老字号》——龙山的“春林堂”杂货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