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金平|金平县民族团结示范点大都马村:民族团结一家亲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党中央对云南作出的重大战略定位,是新时期云南发展的三大战略定位之一。近年来,金平县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各民族团结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呈现出互尊互爱、协作发展、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奔小康致富路的良好局面,绽放出一朵美丽的民族团结之花,成为边疆各民族之间“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

在金平县大寨乡大都马村,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家庭:一家七口人,却融合了四个民族。

自己是彝族,丈夫是蒙古族,儿媳妇是瑶族,孙媳妇是苗族,大风俗、语言都有所差异,在小小一个家庭里,他们到底是如何相处的呢?

金平县大寨乡大都马村村民朱美玲:我们家有四种民族 生活在一家, 生活上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嘴或者舌头牙齿都会打架,不过我们还是互相包容,不和谁争吵,不管小的也好老的也好都是搞好团结互相包容,我们家都是像这样团结的。

朱美玲一家可谓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真实缩影,一大家子互相尊重各自的民族风俗,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在大都马村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大都马村小组党支部书记 小组长 雷保祥:我们大都马村小组总的有113户,507人,其中有汉族、彝族、苗族、哈尼族、傣族、蒙古族、(瑶族)7种民族,我们7种民族相处已经35年的时间了,但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相当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斗,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干事这种精神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一家有事全村干,一家有难全村帮,这就是我们大都马团结发展的力量。

近年来,大马都村针对民族团结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设立服务窗口,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动员大会,组织村民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有关知识;定期入村宣传,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的宣传等系列活动。 大都马村将村民公约、家庭美德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引导少数群众转变民风民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各项节庆活动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拉近邻里、居民间的关系;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支部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壮大适合本村的香蕉、砂仁等特色产业。

金平县大寨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李建坚:下一步工作我们将继续强化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利用各种渠道的宣传方式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到我们创建工作中来,第二方面我们将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创建的工作成效,紧紧围绕四个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改善民生,大力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形成我乡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民族团结之花在金平这个多民族地区的遍地绽放,长期以来金平县始终以维护边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为重点,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累计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亿元实施民族团结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社区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惠及13个乡镇93个村委会1个社区4.81万户16.6万人次,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