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20世纪初,有娱乐媒体关于中国女演员评过一次“四大花旦”,这应该是现代娱乐圈关于花旦这个概念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次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后来又评过一次争议较大的四小花旦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看得出来这个称号是想模仿当年四大名旦而提出来的,而花旦这个称号用的真的准确吗?这其实包含了我国文艺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发展和地位转变,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个名词的来源。

青衣花旦的说法来自于北方戏曲的旦角行当划分,除此之外还有老旦武旦刀马旦之类的划分;在南方戏曲,如昆曲中,则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旦,青衣对应的是四旦即正旦,还包括一部分五旦即闺门旦,而花旦对应的是六旦。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牡丹亭-左花旦右青衣,神态服饰身段区别

青衣主要是指行动端庄大方,性情温柔的“正统”女性,不仅限于中年已婚妇女,青年女性如闺阁女子、待嫁公主也属于青衣,表演以唱工见长,常用韵白。

花旦主要是指性情活泼的年轻女性,动作灵巧,伶俐敏捷,表演以做工为主,常用京白。

下图是《花田错》剧照,从人物神态表情动作,应该比较容易区分青衣和花旦: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李世芳、毛世来

由于传统戏曲的表演特点(青衣天赋门槛最高)以及封建传统思想,在过去,青衣是旦角中最重要的主角,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大女主如《红鬓烈马》中的王宝钏,这也是观众最为追捧的角色;而花旦一般是配角或一些插科打诨的“小戏”主角或者泼辣浪荡的反派女主如《坐楼杀惜》里的阎婆惜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程砚秋《红鬓烈马》

事实上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旦角的崛起,行当的划分边界便已经开始模糊,比如“通天教主”王瑶卿便开创了花衫这一种新行当,这是随着表演者艺术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通天教主王瑶卿-《四郎探母》

到了梅兰芳时代,即旦角的黄金时代,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均擅演青衣花旦花衫各行当剧目,尤以荀慧生为甚,以编写花旦为主角的独本戏跻身四大名旦,这在过去青衣重于花旦的情况下是难以企及的。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张君秋-《苏三起解》

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其实这两个称号都是不太适合的:四大中,以赵薇为例,她年轻时在《还珠格格》中的角色属于花旦,而在之后的《京华烟云》、《花木兰》等大多数剧中的角色均为青衣,而章子怡还有很多花衫刀马旦角色,所以如果硬要冠上名号,也应该叫四大青衣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刀马旦

而后边四位,除开完全没有作品的安祖婴,剩余的三位均有花旦青衣作品,单以花旦划分也是不太贴切的。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花旦

由此可以看出,青衣和花旦都是针对于作品中角色而言,而好的演员是不会为角色限制的。至于现在大家问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什么青衣越来越少,花旦越来越多,其实是由市场选择的,大家都爱看活泼的花旦,自然端庄的青衣戏便越来越少,市场上可选的花旦戏越多,演员演花旦的机会就越多越好,而不是因为青衣演员越来越少造成的。

所以,一个演员是青衣还是花旦,与她演技好坏无关,也与角色婚否无关,青衣比花旦厉害,或者花旦比青衣漂亮什么的也都是不存在的。最后,姆们端庄的梅仙女和阔爱的白牡丹送给大家~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青衣

娱乐圈的青衣与花旦​ 花旦

网友们有什么看法快快来留言讨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