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連要兩條命,滴滴能改進嗎?

顺风车连要两条命,滴滴能改进吗?

【給滴滴的幾條建議】第一,暫停關閉順風車業務,除非有了長效安全機制再行恢復;第二,滴滴公司必須有主要高管引咎辭職,重建服務安全團隊;第三,更新企業價值觀,必須拿出比包括政府在內的外部監管更嚴厲更系統的企業自我監管體系。

作為壟斷者,如果這些無法做到,忽視用戶權益,總有一天政府會來幫你做的。

專欄作家闌夕也認為,滴滴需要永久性關閉順風車業務,在正確的時間哪怕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效果要比在錯誤的時間堅持一個正確的決定要好。

激情殺人固然是無法預防的——現在那個案例就算考慮到兇嫌前一天已有異常舉動,但就中國的執法條件以及處理積極性而言,其實就算報警也不太可能起到強制作用——但這不意味著平臺可以無限逃避連帶責任。

“三倍賠償”的文本寫作全無智慧,充滿自以為是的擔當,其實只會展露傲慢的態度,最後那個“謝謝大家”,更是莫名其妙的多餘。

自從空姐遇害一案之後,輿論已經給了滴滴足夠的整改時間,然而滴滴沒有證實它有制度性改善的決心,曾經發過一個就打車過程全程錄音的意見徵求調研,卻再沒有下文,只能說僥倖心理太重,認為不會這麼快就倒黴第二次。

與客服的對話記錄看得讓人捉急,滴滴依然沒有區分普通售後和緊急聯繫之間的區別,把兩項需求完全不同的場景合併在一起,無非還是愛惜成本,內部流程問題太大。

是的,你設立緊急通訊渠道,必然會遭到濫用,也許99%的溝通都是其他類型的投訴或者乾脆就是惡作劇,但沒聽說過有人報假警就乾脆取締報警熱線的,所謂的安全,就是儘可能的用99%的冗餘和無效,去換取那1%的生還機會。

這是人性,而企業無論怎麼成功,都不能輕視人性。

把出行服務讓給專業司機——至少是得到了專業訓練和框架約束的共享司機——這是滴滴必須剋制貪慾的第一步。

顺风车连要两条命,滴滴能改进吗?
顺风车连要两条命,滴滴能改进吗?

法山叔/文

浙江樂清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一案,在評論這起事件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1972年,一個13歲的孩子坐鄰居的福特平託車上高速被追尾,油箱爆炸起火,駕駛員當場死亡,而這個孩子則重度燒傷面積達90%。後來這個孩子的家庭將福特汽車告上法庭,官司持續5年,福特汽車在法庭上陳述的事實震驚世人。

在法庭上,福特汽車承認在這款車投放市場之前就知道設計缺陷,後來的碰撞測試影像資料也證明了這一事實。但福特汽車算了一筆賬之後,卻未採取任何措施去彌補這一安全隱患。

福特汽車計算:如果要對這款車加裝安全裝置,則需花費約11美元,按1100萬轎車和150萬卡車的產量算,其成本大約為1億3750萬美元。

可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按追尾事故致死率等算,充其量有180個福特平託車車主死亡,180位燒傷;另一方面,預計會有2100輛汽車燒燬;按當時賠償水平,每位死者20萬美元,燒傷者6.7萬美元,汽車成本為700美元,總計預估損失金額為4953萬美元。

不採取措施的成本與採取措施成本相差8797萬美元之多,因此福特汽車就平託車油箱設計缺陷保持了沉默。在此情形下,它只需要在每一起命案發生的時候,打好官司,做好公關,給足賠償,企業業績就可以一路飄紅,公司基業就可以萬古長青。

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大傢什麼呢?

每一家公司在崛起時,都會打著高大上的旗號告訴別人我們推動了人類的進步,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但他們說說就好,你千萬別當真。

馬克思早已說過,資本主義來到世界上,從頭到腳每一個汗毛孔都滴著骯髒的血和骯髒的東西。

在給大家介紹完上面這個故事後,我們再來聊回滴滴。

我想先和大家簡單梳理下滴滴自2018年以來發生的一些小事件:

2018年4月,有用戶反映滴滴在玩大數據殺熟,不同手機不同級別的用戶在同一個行程下的價格不一樣,對此滴滴CTO和總裁親自下場“闢謠”,七天之內,輿論風平浪靜;

同樣是4月,網友孟婆在修行在其公眾號和微博發佈《滴滴,我想和你聊一聊》,詳細講述了3.30晚上十點發生的“打車事件”。其表示在打了一輛滴滴優享車後,車內有不明氣味,並感到頭暈。在行車過程中,司機對其語言和態度都極不尊重。且司機未按正常路線行車,並中途讓其下車又上車,行為十分可疑;為此滴滴官方發文解釋,七天之內,輿論風平浪靜;

2018年4月29人,滴滴投資人張桓爆出遭遇“滴滴打人”,稱將賤賣滴滴所有投資,為此滴滴雷霆手段與張桓達成和解,七天之內,輿論風平浪靜;

2018年5月6日,21歲空姐深夜打滴滴被殺,一時間輿論沸騰,為此滴滴閃電發文表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七天之內,輿論風平浪靜;

……

如今,又有一個姑娘,儘管她及時求救,卻還是在滴滴上被害身亡。

儘管本案還沒結束,我卻已經預料到它的結局。

是的,自從進入2018年,對於各種隨時出現的“飛來橫禍”和各方動輒得咎的“口誅筆伐”,滴滴已經見怪不怪了。甚至,恕我直言,滴滴的危機公關早已成為了業內標杆,成為了同行們爭相學習的對象:諸君可還記得那個屍骨未寒的在順風車中遇害的空姐?誰還記得她雙親的淚水和自己如花的容貌,你現在在網上搜一搜,有無數機構和媒體正在讚不絕口地總結和學習滴滴在空姐遇害事件中的亮眼操作呢!

而與此同時,滴滴的估值一路水漲船高,已經超過4000億。

為此你能怎麼辦?你沒辦法。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受到一點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是的,滴滴和前文的福特公司,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對於企業因產品漏洞所必然導致的危險,他們極有可能是預知的,但在他們精打細算地算了一筆賬後會發現,似乎我們什麼都不用做,給公關和法務部門在第二年多撥一筆預算就好了。

滴滴在空姐事件後關停了幾天順風車業務,那段時間我們這些消費者不也就馬上渾身難受,天天盼望滴滴恢復正常運營嗎?

畢竟在滾滾而來的資本面前,在所謂“改變世界的科技”面前,一條人命算什麼。而我們最痛苦的是,面對這份醜惡與骯髒,我們無法改變。

會不會有下一個因滴滴香消玉殞的姑娘?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肯定還會有。

會不會有下一個因滴滴而人神共憤的事件?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肯定還會有。

但滴滴會不會就因此倒下,成為商業歷史中一粒來去匆匆的塵埃?我也可以明確地說,肯定不會有。

因為你看,對於即將到來的一切,已經發生的一切早已經將滴滴訓練好了:它可以仗著自己業內標杆的公關部門兵來將擋,它可以仗著自己實力雄厚的法務部門水來土掩,它可以仗著“你沒我不行”,在翻著白眼等著大家發完脾氣後繼續該漲價漲價,該偉光正偉光正,它甚至可以從“總有刁民想害朕”的角度告訴大家自己才是弱勢方。

但你看,滴滴這個難以撼動的龐然大物,就站在這裡呢!

於是我們終於發現了,在這個偉大的、光明的、改變人類生活的產品面前,我們什麼也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