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糧減產,對農民未必是壞事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今年夏糧產量數據:總產量13872萬噸(2774億斤),同比減少306萬噸(61億斤),下降2.2%。

今年夏糧減產,對農民未必是壞事

夏糧減產,對農民以及廣大群眾來說影響有多大?

農民:收益未必會縮水

近10年內,夏糧減產共出現過3次,而今年減產幅度最大,達到2.5%。

糧食是農資消費的主陣地。換句話說,糧食“不保”,農資市場的行情便失去了定盤星,頹勢難改。

然而,國內糧食庫存居高不下,以保證三大主糧的自給能力;

另一方面國際糧食源源不斷進來,以大豆為例,2017年來說大豆進口量高達9553萬噸。

兩重擠壓之下,種糧效益低迷。

如今,糧食產量適度減少,將會緩解糧食階段性過剩局面,提高農民種植收益。

今年夏糧減產,對農民未必是壞事

群眾:影響不大

專家普遍認為,今年夏糧仍然獲得好收成,為全年糧食豐收及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幾年來,我國糧食生產持續豐收,產能達到6000億公斤,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的自給率均超過98%。

如今,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7公斤。

所以,雖然今年夏糧減產,但不影響廣大群眾的糧食供給。

今年夏糧減產,對農民未必是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