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從事攝影教育至今,我聽到這些話的次數,單位要以“千”計:

“老師,我覺得我拍的照片不錯,我想學攝影。”

“老師,我微博照片粉絲十萬加,是不是牛逼的攝影師了?”

“老師,現在人人都會拍照,我為什麼還要學攝影?”

“老師,我凌晨五點去頤和園跟一群攝影老法師一起拍了荷花,你看我這照片怎麼樣?”

終於我在和同學解釋完了以上內容,有的同學跑到我身邊目光炯炯問我:老師,到底什麼是高端攝影術?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高端攝影術”這個詞彙,是繼“代做”之後,我聽到的第二個國產專業詞彙。攝影本身沒有高低端之分是國外一直堅持的內容,所以對這個詞的理解我重點放到了“攝影表達”上。畢竟拍照和攝影藝術有著很大的不同,確實從其思維及技法上,攝影藝術都要比拍照想的更多。

為了讓同學們搞清楚什麼是攝影藝術,今天我給同學們從街拍開始講起,與大家分析講解一下國外攝影藝術家以及你的Dream school的同學們都在怎麼玩。

01“新紀實攝影”

控制!控制!控制!

據我不完全統計,學生與我第一次見面時給我看的照片中,90%都是街拍。其實也挺好理解的,國內攝影圈多數會給人這樣一種印象——攝影藝術就是手拿一個旁軸膠捲相機,有錢拿萊卡,沒錢用富士,然後在大街小巷溜達,記錄人間冷暖。

其中遛鳥老大爺和山區小學童出鏡率頗高。

這樣的環境薰陶下,學生們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是這種“神秘”風格的影子,而以我十多年的攝影學習經歷來看,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申請國外院校這些作品新意不足且表達過時,如果不是主題契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我被回懟過幾次,學生舉出的例子也很統一:森山大道的高對比和薇薇安麥爾的傳奇人生一樣是經典,現在也很震撼啊!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森山大道作品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Vivian Maier作品

可是同學們,你並沒有生活在這些大師們所在的圖像匱乏時代,他們所創作出的經典,在其基礎上更是有了千般變化。簡單和大家舉一個例子,Philip-lorca Dicorcia是一位顛覆紀實攝影的優秀攝影師,在他的代表作“Heads”中,Philip將攝影閃光燈安裝在了路邊工地的腳手架上,同時在地上做了標記,而他卻躲在遠處隱蔽的地方,當有行人走到地上標記的地方,他按下快門,遠程遙控的閃光燈被同時引閃。所以最後的照片中只有被拍攝的人被一束戲劇性的燈光照亮,而其他背景則是黑的。

這一技巧,國內攝影師逐步有人在用,但在學生中並未普及,但在國外院校中卻早習以為常。而我在美國求學及工作階段所接觸到的更多新攝影技術,幾乎沒有在學生作品中見過,所以我給學生所傳授的“如何控制形式,把大街當作自家臥室去創作”的多種方法,表達好了,幫助他們到達SVA、Calarts也是預料之中。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Philip-lorca Dicorcia作品

02“攝影裝置”

空間為紙,紙置為相

在絕大多數同學的思維裡,攝影應該是一張平面圖像,甚至是停留在屏幕上的一張虛擬圖像,

每每跟學生談起他們的攝影作品最終的呈現形式的時候,學生總是一頭霧水:

“什麼是呈現形式????”

“照片不就是在屏幕上看看麼??????”

黑人問號上線。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有個話雖然扎心但卻是要和同學們說明一下:在你還沒分清高光紙和亞光紙的時候,國外的學生已經把攝影裝置化了。比如所有學習攝影的同學都必須要了解的藝術家Artie Vierkant——當代藝術中提出圖像物化概念的主要藝術家。這樣的介紹詞可能不是很清晰,大家可以先看他的作品: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Artie Vierkant作品

沒錯,這是攝影作品,經過國際各大藝術家及獎項認可了的作品。

從上面作品大家可以看出,攝影從來不侷限在二維層面,Artie的作品便經常突破了圖像的2D性質,以及圖像與展覽空間的關係,觀者很難在他的展覽中看到一張正兒八經的長方形的帶框的照片,即便是有,也會被他用鏡面的效果代替普通的紙張,來創造不同的空間感。

攝影裝置如今在英美攝影界早已是司空見慣的內容,但我回國之後和學生亦或一些攝影師交流時發現,大部分人說的是“哇好厲害,還能這樣玩!”一部分說“這種作品是嗑藥完成的吧”,但幾乎沒有人說過這句話“我做過。”,你看如果你掌握這種攝影創作方法,最起碼站在國內攝影的前端。

03“敘事性攝影”

敘事和表現只有一紙之隔

談到敘事性攝影,有點基礎的學生就會舉出Jeff wall,Gregory Crewdson等大咖來誇誇其談人家是如何通過一張猶如電影截圖的圖片講述一個故事的。但如果想同學們要做這樣的創作,我一般會建議學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能請到專業演員麼?

你能買下一棟樓讓你燒了拍攝麼?

你能僱得起三十個攝影助理幫你打燈麼?

很多同學選擇放棄,但其實滿足以上條件,還有個還有個梗在面前的無奈現狀:你拍出來的圖片可能是人家五十年前玩剩下的了。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Jeff wall作品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Gregory Crewdson作品

如何創新是攝影藝術家們永遠的命題,關於敘事性當代攝影藝術家們早已不侷限於單張圖像的敘事性,而是不斷探索圖像圖像敘事性本身的特性。

藝術家Sharon Lockhart的成名之作就是拍攝了另一個雕塑藝術家在畫廊展覽自己作品的照片。Sharon選擇了四個垂直角度以客觀的方法記錄了這個作品的四個方向,通過展覽形式把四張照片放在了展覽的四面不同的牆上,探索雕塑和攝影表達方式的不同。

在我們的傳統概念裡,欣賞大型雕塑作品的時候觀者需要在作品中不斷地走動觀察細節體會空間關係,我們稱之為時間觀賞作品。而攝影作品的欣賞則簡單直接,觀者只需要欣賞一張或者一組圖像,我們稱之為瞬時觀賞作品。Sharon則打破了傳統概念,讓觀者需要不斷地走動才能看全四張作品,觀察每張圖像的細節來欣賞這組圖像作品,將攝影變為了時間作品。

高端攝影——我們帝國“自嗨”的產物

Sharon Lockhart作品

以上不過是當代攝影藝術的冰山一角,各種故事底下也藏著很多難得的攝影理論,比如David Horvitz為什麼一張抱頭照就能叱吒各大美術館、Amalia Ulman為什麼發堆自拍照就變成了後互聯網藝術的領軍人物等等,掌握這些內容之後,你其實在眼界和思想層級上都比其他競爭者更高。

而各個國家及頂級院校又都有著自己的“怪癖”,比如說美國攝影界早已氾濫的Sara Oscar作品在澳大利亞卻還是前衛的無法接受,英國攝影學習時老師會順便把你培養成半個社會學家......

這些經過總結的國家、院校秘密或者“小怪癖”,你的作品集自然可以更好的投其所好,成為Dream school收割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