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熊猫疑受虐待,动物保护如何监管?

武汉大熊猫疑受虐待,动物保护如何监管?

武汉市动物园饲养员在饲养熊猫伟伟时抽烟洗头,多名网友称伟伟鼻头变白,身体状况堪忧引发关注。6月19日,武汉市动物园通报称,网友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已让涉事饲养员停职检查并调离岗位。动物园正与相关部门商议,尽快送伟伟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休养。

武汉大熊猫疑受虐待,动物保护如何监管?

动物保护工作在我国一直处于发展阶段。

无论是在动物园监管还是野生动物防猎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大家视若珍宝的大熊猫尚且收到如此待遇,那可想而知其他动物们的境遇。

近年来,动物园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丰富群众生活、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和动物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偏离了动物园的公益性发展方向,出现了把动物园变成营利性机构、利用野生动物进行表演、 违规经营野生动物产品等情况, 导致动物保护和动物园管理水平下降,动物非正常死亡、伤人等事件时有发生,给野生动物保护和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这些与动物园的公益性质和中心任务相悖的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和取缔。

提高对动物园管理的认识

动物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的专类公园,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示范场所,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 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动物园的发展,切实抓好动物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武汉大熊猫疑受虐待,动物保护如何监管?

切实加强动物园管理

保障动物园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在资金、机构、政策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以保证动物园具备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动物资源、笼舍、饲料、医疗等物质条件和兽医等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要设立动物园建设管理专项资金,不能将动物园视为“财政包袱”,推向市场进行商业化经营。 公益性动物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得转让。 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通过捐赠、认养等形式支持动物园的发展。 严格管理动物园选址和搬迁, 确保动物园的公益性质新建和搬迁动物园,要按照动物园的公益性原则进行可行性论证,严格把关。 论证要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结果要通过两种以上的公共媒体向社会公示。 确需搬迁的,搬迁后不得改变动物园的公益性质,不得改变动物园原址的公园绿地性质。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动物园安全运营要加强对动物园日常运行管理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动物园要制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安全警示标识等设置,及时检查维护园内设备设施,确保动物和人的安全。 要制定动物逃逸、伤人等突发事故及重大动物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

武汉大熊猫疑受虐待,动物保护如何监管?

切实保障动物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动物健康动物园要保质保量供应适合动物食性的饲料;建设适合动物生活习性、安全卫生、利于操作管理的笼舍,配备必要的防暑御寒设施;加强兽医院建设,采取必要的疾病预防和救治措施,为动物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妥善处理死亡动物的尸体;不得进行动物表演; 避免让动物受到惊扰和刺激。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动物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动物健康。 健全档案管理,科学规划发展动物园要建立健全园内动物饲养、 管理档案;设立动物谱系员专门负责登记、 整理动物谱系资料,依据动物园行业的种群发展规划,制定本单位的动物种群发展计划。 加大动物园管理人员的待遇,动物园不管何岗位, 除专业技术性比较强以外, 整体来说都是劳累的,工作琐碎,劳动强度大,加班加点。因此,社会、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多关怀、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他们福利待遇,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为动物园管理尽兴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动物保护意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动物园的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动物园在野生动物保护、 科学普及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使动物园成为向公众传递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等良好信息的窗口。对于公众和媒体关注的问题,要积极响应、妥善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