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现代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最早的教育。由于国情限制,现今家庭都以独生子女居多。虽然国家正搞“两个文明”同时抓,但很多家庭,都以“经济律设”为中心,而疏忽了“精神文明建设”。加之,有的家长有“自己只供孩子吃好穿好”,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的片面认识,更有家长面对“家教”不知所措…依我之见,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仍应身教重于言教。

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德行、修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几乎是成人的镜子,孩子随时随地在模仿父母。你成天板着脸,他也随时都严肃;你怒气冲冲,成天跟人、自己过不去,咬牙切齿,孩子也会成天叽叽哼哼,到处不对劲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只重于“发号施令”,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气,只知打骂……殊不知,孩子的恶习,往往是从父母处学来的。众所周知孩提时代,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在我班中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事,值得深思: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一位学生的书包里有一包香烟,细问原因,原来该生的父亲烟瘾特大,经常吞云吐雾,弄得家里乌烟瘴气。那悠闲的样儿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有吸引力啊!孩子想试吸,但在家里,家长是绝对不允许的,因面只好藏在书包里在路上去试吸烟的滋味。

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据专家估计,孩子出生社会前,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父母身边渡过的。家庭环境的优劣,家教的不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甚至一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大足宝顶石刻,本意是对学生进行悠久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结果,不少学生纷纷给菩萨下跪、磕头……。为什会出现这种令老师难堪的局面呢?我调查了剩下那几位同学,原来他们有的是教师子女,有的是干部子女,反正父母都是不信迷信的;面对萨虔诚的孩子,有的是靠“风调雨顺”求好收成的农民的孩子,有的是盼“招财进宝”的生意人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为什么迷信?这就不言面喻了。这件事虽小,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父母的素质偏低,已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迷信活动,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录像、影碟、电脑上网等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家长若不妥善保管,不注意场合、言行,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诸如打麻将,看黄色书刊或录相,虽然父母也不许孩子参与,但哪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可能?家长应逐渐克服不规范、不健康、不科学的行为,把“身教重于言教”落到实处。

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独生子女往往比较孤僻,在家里都以我为中心,到校后不适应集体生活,同学之间不团结,互不关心,关系淡泊。因此,在家里,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诉心里话。有一些父母非常爱孩子,几乎什么都替孩子想到了,孩子有什么要求他们宁可节衣缩食,也要尽可能满足,什么好东西都要先顾着孩子。

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然而,他们却渐渐发现,孩子对他们并不那么关心。父母有病,孩子也想不到要照顾一下,父母年岁大了后,分居在外的孩子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电话都想不到打一个。这些父母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难道真是人心越来越坏了吗?原因还在这些做父母的身上。他们爱孩子,什么都替孩子想到了,可是往往没想到如何培育孩子的爱心,使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的父母对自的父母的态度就不那么好,他们私下打小算盘:这次爷爷生病,老大才拿1000元,老二一毛不拔,却要我们出2000元,太亏了……有的经常盘算老头老太手里有多少存款。孩子看到眼里,日后很容易如法炮制。

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当然,我们也不是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就不给孩子进行“言教了,而是强调“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只有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良好的品行,孩子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古人云:“蒿生麻林,不扶也直”,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独生子女,正是新世纪的主人,将要接受社会的挑选,怎样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民族振兴和繁荣贡献力量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务必注意“身教重于言教”。

言传身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