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同事们、同学们:

白露暖秋色,丹桂薰清风。五谷丰登季,天外鼓声隆!欢迎2407名本科生、465名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来天外学习!特别欢迎首位来自台湾的本科生蔡詠如同学,以及首届20名来自新疆的预科班的同学们!祝贺你们开启人生新篇章!欢迎各位家长、亲友代表莅临典礼,见证家人的成长,分享学校的荣光!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给本科生的录取通知书里,我叮嘱大家,“菽水承欢培元”。父母为我们生命之元、求学之始。考上大学,父母为我们高兴。但是,“大学之后,父母就只有背影,故乡就只有冬夏。”十年寒窗,父母、老师一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恩每一位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家人和师长!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学校以学生为本,所谓“衿佩济而绛帷融,桃李芳则璧池灵”。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天外之幸;育天下之才而成之,天外之责。

从大家的《个人成长报告》和《一封写给四年后自己的信》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大学和未来的“憧憬”,就像亚非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李津维同学,她已经考取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希望在大学能够将自己的爱好做到极致;我看到了“千禧一代”、“勤奋好学”的佳绩,如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德语专业王苏柏同学,她高中阶段就获得青少年德语辩论大赛B2等级,通过德语DSD二级考试,获得德语欧标C1证书;我佩服你们的“多才多艺”,如钢琴十级、国标十级,来自四川宜宾的英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郑皓文同学,国际象棋国家一级运动员、来自浙江温州的国际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薛清扬同学;我欣慰你们有社会责任感,如求索荣誉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郑咏心同学就曾在“世界杯拉丁舞摩登舞锦标赛”中担任口语翻译志愿者……天外为你们所有人骄傲,希望你们能在天外发现并成就更好的自己!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入学礼”是我国从古传承至今的仪式,“击鼓明志”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鸣鼓表明志向,鼓声越响,志向越大。路漫可修远,上下应索之。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思想、价值观、心理的成熟期。大学之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刚才,各学院院长、书记介绍了学院的概况、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在校生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经验,新生代表发言表示了决心、表现出信心。我们还一起聆听了家长真挚的祝福。开学伊始,我代表殷书记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希望全体新同学牢记校训,“中外求索,德业竞进”,做放眼全球、胸怀祖国的天外人。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天外致力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首先要具有国际视野。这种视野要求熟悉世界过去、现在和发展变化,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基本特征,继而从国际乃至全球的角度和高度,观察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出发,推动各国、各民族和谐共生、交汇融合,实现共同发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就是,“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就是一个负责大国的情怀!这就是中国人“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共生观”!当然,中国情怀还包括家国情怀,也就是对家和国的依恋和责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我们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但是,长期以来,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在西方大国。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高度警觉,对中国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多有戒备。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因此要知己知彼,既不唯我独尊,又不妄自菲薄,既持开放的心态,又具有文化主体意识,既在世界整体格局中把握中国文化,扬长避短,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通过沟通、协商,甚至斗争,宣传中国理念,阐述中国立场,在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维护中国利益,促成合作共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那么,作为新生,大家如何配合学校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呢?我提五点希望:

一、志存高远,承载民族复兴的使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天外人要立志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使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二、德行高尚,践行核心价值观。德为才帅,明德惟馨。《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我们的校训“中外求索,德业竞进”,要求大家求知与修养比翼,厚德与博学并重,内外兼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是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述,是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的德。我们的校友,2016届毕业生华一入、葛真洁、周晓梅,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存环境,扎根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西藏昌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舍小家为国家,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敬业”精神。“诚信、友善”两个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其中的差别非亲历而可知。在一起学习是缘分,彼此应多理解、尊重、包容,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度量、乃至苛求别人。我校英语学院翻译专业2012级学生、现我校MTI口译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王杰同学,从大一入学开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和细致,帮助同班残疾同学,从课堂到食堂,从宿舍到厕所,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四年坚守“有事尽管叫我”的承诺,以自己的爱心行动感动校园,获评我校英语专业77级校友杨彬先生设立的“善行仁爱奖”,并获得2016年“天津好人”称号,值得大家学习。

三、勤学好问,磨砺剑锋。今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其中第一个回归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改变目前大学存在的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状况,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然而,“网络即生活”是时下不少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醒着就要刷屏已经成了一些人的习惯,甚至达到病态的地步:手机离手人落魄!有人甚至相信“读书不如当网红”,热衷于对屏当歌、舔屏卖萌。同学们,手机只是个工具,关键看怎么用。用于刷朋友圈、玩游戏、淘宝、逃避现实很可能浪费掉你的青春年华;用于阅读经典、专业训练则可能助你实现人生目标。全球视野、中国情怀需要积淀,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传播能力需要智慧。而广泛深入多元的阅读、成为习惯和需要的阅读、有灵魂参与的阅读,是拓宽视野、培养情怀、锻炼能力的必要途径。诗中有乾坤,书籍厚人生。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像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那样,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让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并在这个漫游途中实现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做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校长陈法春在2018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四、躬行践履,求索中外。朱熹有言:“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全球视野、中国情怀、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的锻炼,都需要亲历亲为和实践磨炼。大学生要脚踏实地、深入实践。学校刚刚通过了加强实践育人的意见,对课程实验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实践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请同学们配合执行。学校还共建诸多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提供国际交流机会,以拓宽大家的全球视野、增进对国情的了解和对人民的感情。天外志愿者是服务天津大型国际活动靓丽的风景,他们娴熟的外语优势、端庄的仪表形象、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灿烂的微笑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矿业大会等活动中广受称赞,希望新一届同学们延续这一传统。

五、强身健体,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陶行知先生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立志、修德、勤学、践行等一切的基础都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强身健体不仅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希望同学们走出网络,走进操场,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不断超越自我。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遇事不急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

这里,和同学们分享前面提到的,我校英语专业77级校友杨彬的事迹和观点。杨彬先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既为学生会主席,又全面发展,学业优异,且多才多艺,参加多种体育锻炼,在1979年天津市高校运动会上取得一万米第四名的好成绩。正是在每天围绕校园跑步的过程中,他和我校改革开放后聘请的首位外教Thomas Scovel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深得的Scovel先生、陈家诰副院长等师长的赏识。1980年,他上三年级时就被美国UCLA录取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攻读博士的机会,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杨先生心系母校、感恩师长,2014年,学校五十华诞,他捐赠一百万人民币,以恩师Scovel夫妇的名义,在英语学院设立“善行仁爱、领导才能和体育竞技”三个奖项。一年后又追加一百万,在英语学院设立奖教金。本周三,也就是大家报到的时候,我收到他再次捐赠22万美元的汇款通知, 增设“英七七级校友校长特奖”,每年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员工各一名,每人奖金一万一千元人民币!他在给我的邮件里说:品德、组织能力、体能及韧性是他设立奖学金的导向,也是毕业生在社会生存的基本,还是他雇用员工的基本条件。这是我校成功校友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对后来者的期望,愿同学们受到启示!

同学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国家对卓越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自豪吧,同学们,总书记的话就是为你们而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我衷心地希望大家牢记总书记的期许,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努力成为有视野、有情怀的天外人!

千盏繁星璀璨天外,五车富学彪炳宇内!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