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直的閱卷老師,一沒徇私二沒枉法,就被「正義」的朱元璋殺了

翻開大明的歷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誓於貪官勢不兩立,頒佈大量遏制貪官的法令。甚至對於情節惡劣的貪官,創造出極其嚴酷的刑罰。在人們看來,殺貪官大快人心,朱元璋懲治貪官的態度,無疑反映了朱元璋正義的品質,殺貪官大快人心。然而,朱元璋就真的是“正義”的嗎?

最正直的閱卷老師,一沒徇私二沒枉法,就被“正義”的朱元璋殺了

大明開國之初,朱元璋準備開始籠絡人才以建設國家,於是他拿出了歷朝歷代選拔人才的標準——科舉制。他欽點著名大學士劉三吳做主考官,評判試卷。不久,考試結果下來了。大家一看中榜名單都驚呆了,榜上竟無一北方考生,全部都為南方考生!這下北方的學子可不服氣,聯名上書朱元璋,請求複核試卷,懷疑主考官劉三吳徇私舞弊。朱元璋聽到消息後大怒,急令張信等人複核試卷。 張信仔細複核試卷後,認為評判結果並無異議,實屬公正,劉三吳並無徇私舞弊之嫌。然而,宮外的學子們可不接受,在門口抗議。之前張信的同僚曾勸他順著朱元璋的意思,更換幾名考生。然而張信秉持公正,否決了朱元璋的意圖。朱元璋大怒,將張信等人以徇私枉法的罪名凌遲處死。之後,朱元璋親自審核,確定了幾個北方考生,此事件才平息下來。那麼,除了張信違背朱元璋旨意外,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原因使朱元璋動了殺心?

最正直的閱卷老師,一沒徇私二沒枉法,就被“正義”的朱元璋殺了

大家都知道,唐宋時南方經濟就得到了發展,在後來逐漸超過北方,經濟發展帶了教育事業的蓬勃繁盛。朱元璋為平衡南北勢力,坐穩江山,就必然要穩定民心,殺張信也許實屬無奈之舉,讓其成為替罪羊,這不和他反貪官的意思一樣嗎?

最正直的閱卷老師,一沒徇私二沒枉法,就被“正義”的朱元璋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