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近30年,中學一級近20年,不評高級還是照樣教

教學近30年,中學一級近20年,不評高級還是照樣教

王老師是我一位學生的老師,因為教育實習和他有了聯繫,也就成了朋友。擴招前的老師專畢業,函授本科,底子不錯,教學經驗豐富,學生也很喜歡。王老師的中級職稱評得還是很順利的,基本上沒耽誤什麼事。按照他的教學情況,應該是能評得上高級的。可是王老師的脾氣有點怪,他認為刊物上發的文章,有價值的不多,就是堅決不寫文章。我勸過他幾次,讓他“從善戰如流”。他對我說,在教學上下功夫我不怕,就是不願意胡謅八扯湊文章。其實他也不是沒寫過,只是有點自持清高,不願意投那些花錢就發的雜誌。投了幾次比較好的刊物,他又沒有關係, 也沒能發表,從此就作罷了。

王老師對中小學教師評職稱要求論文是有極大意見的。他的觀點是中小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學,又不是評大學教授,要什麼論文,有論文的教學照樣不中用。這種觀點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客觀情況並不依他的意志為轉移。連續幾年評高級都因為沒有論文而無緣。這老弟一氣之下對我說:“不讓我評,我還不伺候了,反正也不能不讓我教學了”。從此,他就和職稱評審說再見了,因為教學效果好,領導也找過他幾次,可是他就是不為所動。

教學近30年,中學一級近20年,不評高級還是照樣教

實事求是地說,中小學職稱的評審卻被對一線教師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無論是評上的還是沒有評上的,都有很大意見。但是,目前教師的待遇是和職稱掛鉤的,教師不得不為評職稱費盡心機。為了發論文東拼本湊,找人花錢,甚至弄虛作假,嚴重地破壞了教育生態。像王老師這樣的教師並不是太多,也不是說看得開了,多多少少有一點老知識分子的脾氣,不屑為了利益丟了面子。正因為如此,我還真有點佩服這位老弟。

教師職稱本來是大學的,在中小學設置職稱制度本意是為了鼓勵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師的職業地位和榮譽。但是以實際過程中,卻並沒有完全按照制度設計的初衷來走。因此,廣大教師呼籲取消職稱的聲音不響起。但從目前情況取消職稱是不可能的,但是進行評審制度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教學近30年,中學一級近20年,不評高級還是照樣教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指出:“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今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按照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方向要求,分類完善職稱評價標準,不將論文、外語、專利、計算機水平作為應用型人才、基層一線人才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

這就說明在中小級教師的高級教師的崗位比例會增加,評審更加突出教育教學實績,不再將論文作為限制條件。這應該是對中小學教師職稱方面的政策利好,希望像王老師這樣的教師能有更多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心願。

教學近30年,中學一級近20年,不評高級還是照樣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