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翻譯的危險了!未來三年可能會有50萬人失業!

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可以做很多事,完成許多任務,有些事任務AI很擅長,有些則沒那麼擅長,

目前的趨勢表明,翻譯就屬於AI非常擅長的那種任務。

近日,世界最大的人工翻譯公司One Hour Translation的CEO警告說,很多翻譯從業人員應該儘快認清一個嚴酷的現實:他們的工作可能要被機器取代了。

做翻譯的危險了!未來三年可能會有50萬人失業!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Ofer Shoshan表示,在未來一到三年內,基於神經機器技術的翻譯將會承擔價值400億美元的翻譯市場上的近一半的工作。

這個說法與過去我們時常聽到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原來我們總是說,至少在近期的未來,人工智能主要的作用還是增強,而不是直接取代人類的專業人員,Shoshan表示,近年來機器翻譯的質量突飛猛進,多達50萬人類翻譯和21000個機構很快就會失業了。

他說,“AI翻譯和人工翻譯的關係就好比是柯達和數碼相機,當然,柯達並沒有料到自己的命運。此前的老式打字機和文字處理軟件的關係也大致如此。

做翻譯的危險了!未來三年可能會有50萬人失業!

“兩年前,AI的翻譯質量往好了說,也就是讓你能對文本的內容有個大致瞭解,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專業的翻譯會告訴你,他們寧願自己從頭開始翻譯,因為對機器輸出的翻譯內容理解起來很費勁。而今天,通過神經機器翻譯,越來越多的材料和類別,人類翻譯只需要對機器輸出的內容進行非常少量的修改,就能獲得人性化的翻譯。”

如果要量化的話,Shoshan表示,今天有平均只有10%的機器翻譯文檔需要經過人工潤色,才能達到世界500強客戶所期望的標準。而就在兩年前,這個比例還高達80%。通過最先進的機器翻譯工具使用的神經機器翻譯(NMT)可以實現這一點。以前,這些工作依賴一種名為統計翻譯的方法。現在,谷歌、必應和亞馬遜都在其翻譯引擎中使用神經機器翻譯。

做翻譯的危險了!未來三年可能會有50萬人失業!

一直以來,雖然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普及,但翻譯人士都對AI翻譯嗤之以鼻,因為AI翻譯與人工翻譯往往處於對立面,譯者永遠更相信自己。在小編看來,與人工翻譯相比,AI技術優勢在於快速處理與高效工作的能力。當然,人工翻譯翻譯準確度、語境理解以及情緒的感知上的優勢讓AI翻譯望塵莫及。

在如今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譯者也應該在跟上時代腳步的同時,不斷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達到更高的成就。至於AI翻譯,就是幫助譯者節約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去成為更優秀的譯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