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击订阅关注哦,持续更新原创内容!

211年,曹操占据着黄河下游地区,掌握着东汉中央政权。赤壁大战以后,曹操挥兵南下受阻,没办法只能向西发展。马腾马超父子和韩遂等关西大将,名义上接受曹操的节制,但是其实他们都有各自的算计。

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为了避免将来对南征的担忧,曹操对韶关西部采取了进攻姿态。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211年3月,曹操派遣有夏侯渊、张郃、朱灵、曹仁等将领进攻潼关。

然而,朱灵曾经建议过曹操,士兵们往西走,韩遂马超和其他人会怀疑他们会攻击自己。他们肯定会怀疑我们会对他们用兵,所以我们最好定居关中。但是曹操并没有听朱灵的建议,导致曹军大部分处于马遂韩遂等的兵力包围之中。

由于曹操大举挥兵西上,导致了马腾马超父子和韩遂等关西大将组建了规模庞大的部队进行对抗,据说这支联军有十万多兵马。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为什么选择去潼关?

潼关现在位于陕西省韶关县北部,潼关东部有桃林寺,南部是秦岭,北部是黄河。陕西,山西,河南等都非常倚重这个交通要道,有句话说"鸡闻到了三个省,大门都关闭了九州"。从这里开始,黄河已经成为潼关北部的一道屏障,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当时,曹操派遣将军曹仁都抵抗并命令他只能僵持,而不是全力进攻。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211年7月,曹操亲自带领夏侯渊、张郃、朱灵、曹仁等将领 进军潼关。马超韩遂等关中军组建了庞大的队伍,为了对付曹操的这次征伐。

面对十多万的联军,曹操并不想拼个你死我活,因此曹操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曾指示关西联盟假装与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他派徐晃,朱灵等行军四千骑过河到河北,然后到河北的汉津建立一个营地。八月,曹操的部分军队穿越河北的黄河,军队转移到北岸。只有曹操和徐渭以及其他曹氏宗亲部队留在了南岸。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在等待与徐晃等人的会面后,曹操又成立组建了新的士兵队伍,并派人到渭南营地。当马超领导军队准备袭击他们时,结果缺中了曹操的计谋,损失很大,因此他们都选择了僵持,由于双方僵持的时间太长了。马超派人想要与曹操将达成一项和平条约,但曹操不同意。

遭到拒绝后的马超,认为曹操会放松警惕,因此派军队去攻击曹操,但是曹操并没有大举反击之意,而只是做出有效的防守。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正在这个时候,曹操的亲信就给曹操提议,既然关西联军想要求和,我们可以假装答应他们,然后利用他们的分歧,让他们的结盟失败,最后给与有效的打击!曹操同意了这个提议,因此曹操写信给韩遂,同意达成和平约定,希望派出来使商议具体条例。

收到曹操来信的韩遂,派出使者到达了曹营。这次会议结束后,马超问韩遂,曹操他说了什么?韩遂告诉马超说: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愿意和我们达成和平。但马超对韩遂的回答有点怀疑,怀疑韩遂与曹操私下接触达成某个对自己不利的勾当。

后来,曹操又给韩遂发了一封信,但这封信上被曹操做了文章,涂了一些字。而这韩遂收到的又一封信,让马遂等人的猜疑越来越大。

这时,曹操觉得时机到了,遂命令士兵全面开战,虽然这场战斗持续很长时间。但是由于马超和韩遂不和,曹军利用他们的怀疑,让他们的结盟破裂,潼关之战在这里结束了,曹操赢得了这场战争。

曹操遭遇十万敌军危在旦夕,竟利用这一招化险为夷,值得大家学习

潼关一直是长安和关中地区的东大门,这对于诸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各朝各代都会对这里进行全面修复,所以今天看到潼关管城是非常雄伟的。虽然这里发生了许多战争,但无论历史如何变化,潼关仍然矗立在喧嚣的山峦之间,矗立在汹涌的黄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