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鋤頭、鐮刀、風箱、石磨應有盡有的各種老物件擺放在展區,訴說著大荔縣的歷史和變化,鄉愁鄉韻……。

在大荔縣安仁鎮民俗博覽館和農業展覽館“兩館”裡面看鄉愁、聽鄉音、品鄉韻,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滿懷激情,走向新時代。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走進大荔農業民俗展覽館,裡面共分為民俗類,家電類,票證類,圖書類,檔案類,農具類木器類等 ,展示了有5千左右的老物件。

包括有解放初期用過的叉把、拉車、犁、杷、木叉、木鍁、織布紡線機、兒童玩具、留聲機、陶瓷、等各種電器和衣物等生活用品,就連不多見的“三寸金蓮”“夾板門簾”、“小孩的橋橋車”50年代的廉政“賬本”等一應俱全讓人目不暇接,這些過去的老物件,每件可都是那個時代生產力和手工藝術再現,和群眾智慧的象徵。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記者在展覽館裡看到,一個個老物件的把手處被磨得光滑發亮,隱約感受到這些“老東西”當年被使用的頻率和現狀,讓不少參觀的老人們回憶起了年輕時的自己,這是大荔縣安仁鎮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將“鄉村振興”與鄉愁相融合,用一個個老物件、老照片等,留住傳統文化的記憶,讓基層群眾在享受體味到鄉情鄉韻,推動農村文化進一步的傳承發展的一個縮影。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由鎮機關幹部和村民自發捐贈,收集整理過去的老物件,精心打造建成民俗博覽館和農業展覽館,在這裡,讓遊客學到不少農業民俗知識,感受傳統農業文化的別樣魅力,收藏一段厚重的歷史和一份難捨的鄉愁現已成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基層幹部廉政教育基地,旨在通過潛移默化的學習,讓基層幹部群眾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記住鄉愁鄉韻促進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這是過去夏收碾麥子揚場用的木鍁,他的好處是輕、又不會把地上的剷起來,揚場是巧用風向,再加上老把式使用‘左右掀’,一會功夫就把乾淨的麥子整理出來了。

”在這裡,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了大多都遊客不認識的農具和用品,詳細介紹了老物件叫啥、用啥等一些常識,讓遊客知道從前人們怎樣從刀耕火種走來,從又向現代文明走去。

在展覽館,展現出當年從手工勞動到如今機械化、從過去手搖電話到現在的互聯網…等等,見證了國家的日益強大和大荔縣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飛速發展和變化,勾起勾起人們美好的鄉愁,成了一處難得的農業文化遺產。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大荔有個民俗博物館,裡面展覽的“老物件”你還記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