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寻根一分队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红色中华·故都摇篮

昨日的奔波,大家一夜详谈规划,在殷切的期盼下迎来晨时之光。一行六人,带上行装,简单的填填肚子,分别走访瑞金市党史办、瑞金市粮食流通中心、瑞金市市志办,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均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与积极配合,在言行交谈举止中感受到瑞金这块共和国摇篮故都人民的好客之道,通过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体会到瑞金这块共和国摇篮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不妨让我们一一道来我们一行六人对“红色中华·故都摇篮”这份红土地的体会。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在瑞金市党史办有两个最大的感受:一是红色故事太多太多: 带着干粮去办公、产房别妻赴征程、一扇奇特的窗户等等;二是《红色中华》厚厚大大的两本报刊收集录深深的吸引着大家的眼球,《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在瑞金时期共出240期,发行量约4万份,在这里记载着群众为完成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每一项中心任务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并进行生动有力的战争动员,有瑞金少先队热烈借谷运动、借二十万担谷子给红军,在瑞金市党史办我们还了解到,中央红军在瑞金五年零七个月,当时全县共计有24万人就有11.3万人参加红军,5万人牺牲,其中有名有姓17166人,老百姓自愿捐献谷子25万担,发起借谷运动、苏区干部和群众节省运动,在敌军战机的猛烈轰炸下苏区政府搬迁到云石山,号称红军长征第一山。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在瑞金市粮食流通中心,我们见到了我校84级粮储2班危志红,现任瑞金市粮食流通中心办公室主任,一位已坚守在粮食系统工作岗位30多年的老校友。一声老校友,拉近了彼此间距离,在这里从老校友那可亲的言语间感受到其对校园的无限怀念,怀念母校老师的谆谆教导,尤其现已退休的章广萍老师、现任院长雷筱芬老师;怀念学校食堂的木桶蒸出的苏苏软软的白米饭、油香诱人的炒粉、难得一见的西式面包,真是垂涎欲滴;怀念教室的黑白电视与同学情谊,也感叹到母校为省粮食系统做出的卓越贡献!从他对红都的粮食种植、加工、储运、贸易等情况如数家珍,深深感受到老校友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在瑞金市市志办,得到了市志办领导的热情接待,打开资料室的门,爬上书架,翻找那一本本厚重的史料,我们意外获得跨越不同时期的两本史料:《瑞金市志》、《民国时期瑞金县志》。从烫金的字体和样似绢帛的封面材料,我们感受到了这座红色故都带给我们丰富的历史底蕴和一批坚守地方志修撰工作者的信仰。

寻根二分队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五粮文化代代传,筑就优质粮食梦

“纵使三年粮不收,仍有稻米下赣州”。古往今来,粮食定,天下定,享有“赣南粮仓”的宁都则肩负着光荣的使命。7月12日,寻根二分队前往宁都县粮食局调研,受到粮食局局长、校友黄建华,副局长、校友宁华两位同志的热情接待。黄局长跟我们谈到了宁都的粮食文化,尤其是中央苏区时期,宁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借出大量粮食,竭尽所能地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有注意到他谈及宁都赣南粮仓美誉之称时的骄傲,更有谈及苏区时期宁都人辛酸不易时的哽咽。这就是“粮缘中的敬与礼”。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也是宁都基层粮食工作者一直坚守的。走进宁都县粮食局,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粮食人,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黄局长讲到,县粮食局为什么要搬到离县城20里的地方,目的很简单:“离城区远了,但离老百姓更近了”。这就是“粮安中的责与献”。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在与黄局长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粮食系统中人才的需求,也为学院的办学提供了建议。粮食文化的传承是宁都县粮食局的责任,也是粮食学校的我们的责任。五粮文化代代传,筑就优质粮食梦。寻根二分队正在努力……

寻根三分队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长征从这里集结出发

历史不会忘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第五次“围剿”各个战场和驻地集结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我们寻根之旅的第一站就是“长征第一渡”,这里有红军万里长征渡过的第一条河。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我们沿着河畔走,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高高的纪念碑耸立在河畔的东门渡口边,这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红军们从这里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这里是长征的源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这个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开头,完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传承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需要学习的。

之后,我们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在纪念馆讲解员耐心详细的讲解下,我们得知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感受这厚重的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军民鱼水情深的场景仿佛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双绣球草鞋》、《于都老俵真好》这两个故事感动着我们一行5人。

虽然中央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80多年,站在长征的源头地,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我们要站在新时代高度,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不断赋予长征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发扬光大。

寻根四分队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走进兴国,感受一个简单的真理

2018年7月12日,经过昨晚的大雨,清晨的兴国温润中透着炙热,四分队全体队员一早出发,驱车前往五十余公里外的兴国中央官田兵工厂旧址群。

87年风雨沧桑,87载发展巨变,在兵工厂,四分队深刻认识了红军时代的兵工队伍走过的这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发展道路。更加坚定通过事实雄辩证明的结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除了工农红军的创造的辉煌业绩让第四分队全体队员心潮澎湃,还有一个普通的老人让我们感激,感动。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老人名叫赖朝金,是旧址的一个普通的管理员,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硬朗,古道热肠。风暴后的乡间小道泥泞难行,头顶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老人全程陪同我们一路参观,一路讲解。质朴的言语中,诠释了最透彻的信仰,展露了最深邃的自豪。在这个时刻,我们真的明白了,苦难有多沉重,幸福就有多美丽,兴国——将军县的传奇,每一缕飘散的硝烟,每一曲胜利的凯歌,每一片和平的阳光,都凝聚着兴国人的鲜血和奉献,毅力和信心。兴国人的优良作风,是他们骨子里最傲气的财富。模范兴国,不仅是昨天的记忆,更是今天的行动,明天的希望。是我们永远传承的中国精神。

寻根五分队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探访红色文化讲述人

上犹县是国家贫困县,苏区经济困难,但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经过一晚的休整和规划,我们决定从粮食文化入手,去追寻革命烈士足迹,追忆那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上犹粮食历史文化陈列馆。在一个小镇上,一个用粮库改造的纪念馆,面积不大,东西不少,文化气息很浓,走进一看,对80后的我们来说,既陌生有熟悉,陌生的是我们已经无法叫出每个器具的名字,熟悉的是我们依然在传承着,粮食文化的精髓。

在方总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粮”字的故事,粮票的故事,原始的油槽作坊的故事,以及那个鲜为人知的爆米花的故事,平凡之中见证粮食人的智慧,一把锄头、一个铁犁、还有那原始的灭火器,凝结了粮食人的辛勤汗水。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驱车两小时,来到营前镇,探访红色文化讲述人蔡圣庚。蔡圣庚是一名退休教师,当过校长做过党支部书记,是一个红色文化情怀浓烈的共产党员,为师,他扎根农村,传道授业,爱洒学子,情满大山;为人,他尚德行善,诚朴助人,性情坦荡,宽厚为怀;为事,他热爱家乡,关心公益,传承文化,无私奉献。风雨岁月60余载,他用心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了“营前”的故事,罗霄山脉何桃英的故事,邓氏兄弟的故事,还有彭老总在上犹以及上犹第一任县委书记英勇就义,工农红军粮食补给的历史事实。在蔡老师的讲解中,一幕幕仿佛真实的呈现在眼前,寻根小组一行感触良多。

寻根路上:一路向前,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蔡圣庚老人的故事,其实也是一个寻根的收获,他钟情文化事业,在传承文化、保护文物方面也倾注了一腔热血。早在70年代,他就组织营前中学的学生瞻仰营前革命烈士塔、毛泽东同志旧居、彭德怀同志旧居,让红色文化温暖客家子弟。2007年,他开始从事对营前苏区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拍摄、宣传与保护工作。这几年,他多次组织纪念孔子、学习《论语》《弟子规》、组织《万世师表》揭牌等传统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7年退休后,他一直退休不退志,组织营前摄影协会,用镜头记录家乡的锦绣河山;组织乡贤编辑出版《营前客家礼仪》与《营前客家文化》,用忠诚和智慧传承悠久的客家文化,坚持做公益,传递正能量。

值得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