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化龍:在油菜大棚里走出脫貧路

天剛矇矇亮,西峰區後官寨鎮馬集村的周化龍端上凳子,拿上鐵鏟、橡皮筋進了蔬菜大棚。這些日子,正好趕上油菜的好價格,他要趁著太陽還沒出來,抓緊時間多采摘些油菜,爭取能多賣點錢,周化龍一刻都不敢耽誤。採摘、捆綁,晾曬,裝框,一切準備就緒後,凌晨一點鐘的鬧鈴響起,他便駕駛著電動三輪車趕到西郊菜市場交菜了。

周化龍:在油菜大棚裡走出脫貧路

每年農曆二月份,周化龍就鑽進大棚裡,旋地、播種、施肥、鋤草……一直忙到五茬油菜全部採摘下來,差不多已經過完年了。

忙碌之中,讓周化龍感到高興的是自己終於可以脫貧了。47歲的周化龍,原本靠在外幹磚瓦活維持生計,但隨著務工價格降低,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化龍瞭解到種植大棚蔬菜效益可觀,便回家在董志鎮周邊承包了兩座溫室大棚,一門心思學起了種植油菜。

十年時間過去了,周化龍非但沒有依靠種植油菜走上致富路,卻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原來,周化龍認真學習,很快便掌握了種植技術,可回到家準備大幹一場的他,算了一筆賬後,苦於沒有創業資金。只能在家搭建一座小拱棚,靠著種植露天油菜維持生活,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後,周化龍被確定為精準扶貧戶,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很快,周化龍貸到了五萬元無息貸款。他第一時間搭建了四個小拱棚種植油菜,擴大種植規模。如今,憑藉他勤勞的雙手,日過得越來越好了。

周化龍算了一筆賬,每棚油菜能產1500斤油菜,4座大棚油菜,每茬產量達到6000斤,五茬油菜產量三萬斤,按平均每斤1.5元的價格,年收入達到了近五萬元。周化龍感慨,種大棚油菜是個不停點的活兒,起早貪黑,週而復始。但在他看來,這樣的辛苦是十分值得的。“大棚油菜能提早上市,水分足,葉面好,賣起來不費事,今年,我已經收入1.6萬元了。”(耿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