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作为70岁以上老人应该多运动还是少运动?

山水一划


需要运动,但既不是多运动也不是少运动,而是适量运动。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规律地进行身体活动对65岁及以上人群可以获得重要和广泛的健康效益。总的证据显示,与身体活动较少的个体相对比,积极进行身体活动的人其全因死亡率,冠心病、高血压、卒中、2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患病率均降低,具有较高水平的心肺和肌肉健康、更健康的体重和体成分,也更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更有利于增进骨骼健康。老年人参加身体活动还可以保持社会交往能力,以免因独居在家而郁郁寡欢的情况发生。

老年人应该寻找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动态及静态平衡的平衡练习、核心力量练习、下肢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协调练习等。

给老年人的运动建议:

老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身体活动,差不多每天20分钟的运动时间,每次持续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强度以每次活动完微微出汗为宜。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中速走、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广场舞等。

有些老年人体质好,上面的建议可能不能满足运动需要,那么可以增加有氧运动时间,每周达到300分钟中等强度或者每周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高强度运动结束后,自我感觉会“累”。

老年人运动安全第一,运动顺应自己的身体状况,切不可贪多贪强。


茄子营养师


(特约回答:协和阿伟)


生命在于运动,人生唯有运动和读书不可辜负,从这些网红用语可见人们对运动的益处还是非常认可的,现实生活中,城市中傍晚随处可见的健走团,也体现出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在健康中的作用。运动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需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运动时更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免过犹不及。

那么对老年人来说,保持多少大的运动量比较合适呢?最简单的运动量计算方法就是用年龄来预计必须达到的心率,一般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数脉搏计算心率。直接用(170减年龄) 作为运动中适宜的平均心率,如70岁的人平均心率应在100次左右。老年人适宜的运动量也可用心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时间来评估:运动结束后在3分钟内心率恢复者表明运动量较小,在3~5分钟之内恢复者表明运动适宜,而在10分钟以上才能恢复者表明运动量太大。


所以,70岁以上老人运动最关键不是多少,而是适量,适量的运动加上愉悦的心情是您健康的保障。


医患家


如慢跑、游泳、瑜伽等等,一周三次以上的有氧运动不单单是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降低糖尿病、癌症、高血压发病率,还可以减少人们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对年纪大的人来说,有氧运动可以强健肌肉和关节,让老年人身体更强壮,智力、记忆力、反应速度得到提高,延缓大脑的衰老进程,有效地预防老年痴呆以及减少精神病症状。



酷炫脑科学


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骨密度,加强身体代谢机能,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运动锻炼也要根据身体情况,适当适度,那么70岁的老年人,还可以运动吗?应该如何运动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运动吗?

这个还是要根据身体情况,如果您身体有不宜运动的疾病,如有严重的心衰问题,那么还是建议尽量少活动为妙,不但要少活动,还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但如果您的身体还可以,比如说虽然有点高血压高血脂,但心脑血管系统都没什么大问题,那么当然是可以运动的。

对于老年人,适度的运动很有好处,不管是血压高,还是血脂高,不管是糖尿病还是高尿酸,运动都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控制,运动还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增强骨密度,对于保持肌肉力量,运动也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因此,对于身体可以,适合适度运动的老年人来说,坚持适度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获益,是非常多的。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何运动?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倡运动不要讲究强度,要循序渐进,更要持之以恒。

老年人运动,不要太追求运动的强度,更重要的是,身体耐受,又能起到锻炼的效果最好,如果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运动强度,不妨以运动时的心率为标准,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心脏没问题的情况下,运动时心率达到110~120次,身体又能微微出汗,就是很好的运动强度了,切勿逞强去追求高强度的运动,特别是老年人,即使血压血脂正常,血管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衰老硬化,太剧烈的运动会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的风险加大,因此,不推荐老年人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建议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运动强度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果您原先运动较少,那么一开始运动量应当尽量的小一点,慢慢的身体如果觉得适应了,耐受了,再加一点量上去,不断的能够达到身体锻炼的需求的同时,又不会造成身体的负荷过大,引发疾病风险,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要一直加量。

另外持之以恒最重要,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每天坚持锻炼,至少每周也要进行三到五次的锻炼,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锻炼效果,也才能持续的让身体的心肺系统得到锻炼,身体健康才能持续获益。

7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什么活动?

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最为适宜,如步行,太极,较为和缓的广场舞,瑜伽,和缓的球类运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的时间应注意避开血压高峰期,尽量选择身体状态较好的时间段进行锻炼,总而言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在运动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绝对是一个伪命题。什么叫适当?什么样的程度叫适当?

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评测标准,难道要老年人身上带着一堆仪器去运动吗?

所以,不要总自以为高明的告诉别人要适当的运动,也不要随随便便的就拿出一套标准来,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

笔者这些年从事养老工作,所见过的身体素质最差的个体,以及身体素质最好的个体,都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对孩子的教育还知道因材施教,怎么对于老人就开始统一标准了?

对此,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年朋友,以及子女正在为家里的老人寻求运动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的用标准去要求老人。一个标准对于有些人可能不够,而对于有些人也可能远远超出极限。

要知道老年人的身体一旦有损伤,是很难恢复的,甚至可能再也恢复不了。


老年人的运动,应该坚持三个基本原则:极限之下、科学方法、尽可能加强

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就是在明确自身极限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的运动方式,并尽可能的加强强度。

有人说老年人不能剧烈运动,所以应该减少运动。这是纯粹的胡扯,不能剧烈运动是有可能触碰到老年人的身体极限,继而造成运动损伤。

但是,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减少运动,而是降低强度和减少频率。

所以,在帮助老年人进行运动,或者其选择运动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的身体强度,同时也要用科学的运动方法,不能乱来,不能胡来,要循序渐进,要由专业的指导。

笔者之前看过一个研究报告,其中指出很多马拉松狂热爱好者,即非职业运动员中,很多人都因为错误的训练方式,导致自己出现了骨关节疾病。其中甚有把半月板磨没的人,这种情况要想治,只能换人工半月板。

所以,运动要科学,要有专业指导。

然而,不幸的是,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在体育人才的训练上,极少有针对老年人的体育运动人才。后来笔者及团队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找国外文献,并采取1/3的普遍强度进行尝试,因为强度不够,训练效果只能说还算不错,单未达成理想。

对此,也希望各位老年朋友,在运动的时候,尽可能采取科学的方式,并循序渐进的尝试。同时,不要用未经验证的方法来运动。

最后,就是要尽可能加强强度,所谓的尽可能,自然是建立在上述两个条件之上的选择,而不是随便找个运动就疯狂的练一通。

而之所以要尽可能的加强,主要原因还是运动对于老年人身体的好处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所要实现的功能有:加强脏腑功能、增加“关节液”、调节心情。

简单说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脏腑功能。主要体现在代谢和心肺功能两个方面,代谢就是排毒和促进笑话,增强血液循环。而心肺功能主要就是心肺强度,老年人是冠心病的多发群体,心肺强度高就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增加“关节液”。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最令老年人痛苦的并不是三高,而是骨关节疾病,特别是腿部的关节。要知道,关节之间有一个东西叫半月板,很多老年人半月板已经磨得差不多了,骨头碰骨头,能不疼吗?而这个情况就需要提供“关节液”,避免接触和磨损。

而"关节液"分泌的关键,就是血液的循坏,只有血液循环程度高,才能保障润滑组织的分泌数量,从而避免老年人骨关节疼痛。

最后是心情。

笔者曾经在其他文章说过,一个人是不是养老行业的从业者,看他对于老年人心理环境的关注度就明白。因为长期接触老年人的朋友都明白,心情可以让一个人不药而愈,也可以让一个健康的人一夜衰老。所以,做养老的人通常不太关注显性的疾病,例如三高、冠心病什么的,这些有医生来解决,并且都有完善的管理规范。但一定会注意情志病的发生,一旦出现情志病,特别是老人,很难“劝”回来。

而运动,其实就是调节心情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做多巴胺,其可以有效的调节情绪。不仅如此,大概在201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多巴胺有助于实现对帕金森症的治疗。

而帕金森症也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

对此,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以舞蹈教学为主体的帕金森症治疗课程。而我们其实也有,但是因为认识不够,在加上很多老年人不太愿意花钱去学跳舞,特别是现代舞,他们有广场舞就够了。所以,国内的相关机构发展并不顺利。


总的来说,对于70岁的老人该如何运动,还是那句话:

在明确自身极限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的运动方式,并尽可能的加强强度。

不过,笔者认为对于老年人的运动,虽然我们可以理论上建立很多规范,有效避免其出现运动损伤,同时也加强运动效果。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很多人在不了情况的时候,一定会乱改文章来发,就算笔者之类的人再努力去纠正,环境终会被弄得乌烟瘴气。

所以,相关问题最好还是找专业的人来指导,这样不仅事半功倍,还能有效的降低风险。


小言詹詹


生命在于运动,往往还有下半句,就是长寿在于静养。

作为70岁以上老人当然应该少运动!

7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养生,以达到身心健康,祛病延年的目的。静养不排斥适当的锻炼,比如太极、瑜伽等,快走也可以,但千万别奔、别跑、别跳,也别被自己练出来的一块块“发达的肌肉”给迷惑,那其实是提前挥霍了的一年年的寿命。很多老年人因为采取的运动方式不当,加之运动量过大,造成膝关节损伤,膝关节积液而难于继续身体锻炼,反而拖垮了身体。


但同样,也不能不运动天天躺在床上,足不出户。要把握好这个度,适度、适量的来做一些慢运动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打太极拳。再者,老年人的处所,应尽量保持安静,远离那些喧扰不宁的环境。可以选择如读书下棋,练习书法,聊天交谈,听舒缓悠扬的音乐等活动,均可保持环境的安静。老年人处所的安静,则有益于心境的清净和平静,以达到修身养性,健康长寿的目的。

最后就是,70岁以上的老人在运动中一定要注意这几个误区:

  1. 根据瑞典Fraedin等研究70岁以上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所以并不是不能走路,而是要适量,切忌逞强。
  2. 运动锻炼还要讲究科学性,比如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而一些冠心类疾病大都在此期间发作,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
  3. 另外,常说的一句中国古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被当做老年人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从因为吃饭特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小公举谈球论道


七十岁左右的老年人,适当的运动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大有好处,但是以不劳累为度。再者看书,写字,作画,弹琴,下棋等静养心神。适当的运动和心情舒畅是老年人长寿的两大秘诀。愿老年人笑口常开,笑到永远。


志士明人


老人到底是应该多运动,还是少运动呢?

【施瓦辛格今年70,史泰龙今年71】

本来这个问题,本人作为不是过来人(没到这个年龄,自身没经历过),所以……

但是,没吃猪肉也见过猪跑呀……开始吧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来说:

都在说人上了年纪,不要再抽烟(或者少抽)、不要喝酒(或者少喝),对于健康有影响,

那么,真的都是这么做的吗 ???

做了以后,对于身体都有影响吗 ?

是不是,对于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



——喂喂~你再说些什么 ?

——好吧,接着说:

其实,平常如果说是老人要“多运动”,对身体好——

是在指:对于那些不爱运动的老年人,一种关怀,为了让他们动起来,而不是就非得【多运动】

——:来一百个俯卧撑,大爷(70岁)

——😨,这不要血命了 ??

上了年纪,如果没有很好的运动基础,就不要做过多剧烈运动、或者对抗运动,自身情况自己最清楚,要懂得量力而为。



那么,少运动呢 ?

俺上年纪70多岁啦,人们都在说这个年纪不能再多运动,那俺一天做一个俯卧撑好吧?够少了吧?

我:…………😂

如果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其实你可以每天做两个俯卧撑的……(开玩笑)

对于……有很好运动基础的老年人,相信多多少少的运动,他能自我懂得控制,适量的运动来做计划安排。


(这是50多岁的男人)

人70多岁啦,身体各项机能,由于“多年损耗”工作性能会有所降低,(这很正常)

骨质也没有从前坚固,内部各大件也疲惫不堪……

所以,对于没有好的运动基础的人,还是根据自身情况(别勉强),想运动的话,那么来做一个适合自己活动量的安排。

什么是多运动 ?什么是少运动 ?

都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无运动基础、身体有没有什么症状等……)一种相对的结果;



就像有一句话说的:“从来如此,便对吗?”

结论:一定年纪后,有人再提倡多运动,也会有人力争少运动;那么,我们听那个呢 ?

为什么不结合自身情况,自我来安排适合我们的年龄,适合目前自我身体条件的运动量呢 ?

毕竟,自己的身体自己是最清楚的呀。

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更多健身内容,关注一下——书上没有说;

健身与思想,有型有趣有态度。


书上没有说


我今年七十三岁了但我坚持周一至周五早上九点左右跳半小时左右的健身操,唱半小时的歌,感觉心情舒𣈱。到周六,周日打扫家里的卫生包括家里的窗帘都是自己拆洗,又装上。感觉还是有精力做好这些事,所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锻练身体又攺变居住环境,何乐而不为。


美莲187294249


7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适量运动,不能多也不能少。过于劳累有损健康,过少运动血流缓慢,各个衰老的器官得不到需要的营养和氧气。我已七十六岁,我每天要运动,不运动浑身不舒服,消化慢,运动过后食欲增加,晚上睡得香。过度运动后身上酸痛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