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爲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談的這個話題,比較現實也比較無奈!是關於咱們農村父母去世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感覺幾個孩子越來越不親了。相信每一個農民朋友都是深有感觸吧。那麼今天咱們就聊一聊,造成這樣的現象是什麼原因?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記得小時候,我的姥姥姥爺還健在,印象特別深刻,每到過年的時候,從初二開始舅舅家和幾個姨姨家走親戚。那個時候,每一個姨姨和舅舅都有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跟他們玩兒得可開心了。還沒到過年,幾個姨就開始爭搶全家第一個去他家的名額。時間都搶的特別緊,都爭相的要把所有親戚往自己家裡請。記得那會兒每去一次,都有壓歲錢領,雖然那個時候壓歲錢不多,但是是童年中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了。可是隨著姥爺生病去世,只剩下姥姥。感覺親戚之間越來越不親了。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現在已經面臨結婚,過年的時候已經不串門了。每當過年越來越顯得淒涼,只有自己家人。跟過去的過年氣氛相比一點也感覺不到快樂感和過節的氣氛。想起農村的一句老話,說是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兄弟姊妹只是一門親。還有的說,雙親在,家在;雙親不在,家散。這句話形容到咱們現在的農村家庭來說,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看來農村老一輩早就有此人生感受。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我們現在的現象。導致父母離世後,留世的幾個孩子越來越不親了。這幾點分析可以說的是,太扎心了!太現實了!太無奈了!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首先第一點:父母離世,微信,維繫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紐帶淡然無存!

記得小的時候,姥爺健在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姥爺的幾個女婿,還有兒媳婦兒,一家人是其樂融融,尤其是每當過年過節或者是家庭成員裡面有過生日的,那真是熱鬧極了。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比方說,女婿跟女兒吵架,也能及時的調整矛盾。隨著姥爺的離世,現在兩個姨姨離婚。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幾個姨夫也看著老爺不在,可以說是能隨意妄為了,再也沒有當初的那種家庭的大局觀,和家庭的存在感。加上家裡面,老爺不在,沒有,一個,家庭的很,主心骨,幾個意義,畢竟都是女人,再加上舅舅,是,最後一個出生的年齡最小,慢慢的感情越來越大,相信很多農村家庭都有類似的情況。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第二點:生活條件差距越來越高

我的幾個姨姨,有的嫁到了鄰村普普通通的一個農民家庭。隨著日子的推移,似乎依然還是一個農民,現在只不過是在給別人打工。姨姨的孩子也是因為各種原因半中間輟學工地上當學徒,開挖掘機。還有一個姨,嫁到城裡。剛開始,家裡確實挺窮的,但是隨著他們兩口子的努力,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在城裡也買了房,買了車,兒子也考上了大學。由於長時間的,城裡生活,思想觀念也逐漸的跟村裡的幾個姨有了一些變化。偶爾的時候去家裡做客,似乎,也再沒有以前能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思想共鳴。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第三點:最棘手!父母離世以前沒有一些遺產問題處理好

相信這個問題在農村是,最現實最普遍的情況吧。因為家庭財產糾紛,幾個兄弟之間或者幾個兄弟姐妹之間,產生的糾紛一直不斷。財產分得少的認為,父母就是在偏心。現在父母不在了。找誰說理去,這個相信除了父母沒人能說得清。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說起這個事兒來,畢竟是我自己家裡內部的事兒,寫這篇文章其實心裡有點激動,差點兒眼淚快出來。但是隨著閱歷的增加,自己也考上了大學,我認為人這一生一共有三個家,第一個家,就是從你出生開始,父母養育你的這一段。第二個家,就是從你結婚娶妻生子開始,上養父母,下養孩子。第三個家,就是你成為了家裡的最長輩,年齡最大的,兒孫滿堂。每一個家,就是人生處在的每一個階段,但是每一個階段卻感受不同。似乎父母離世開始正處在,第二個階段中,自然第一個家的感情也就不親了。家的存在感是越來越少。

在農村為啥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感情就淡!這3點說的太“扎心”!

大家,對此事有什麼想法看法呢?歡迎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