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在我们做完实验、写好文章后,会将实验相关人员添加为作者,有时候连招呼都不给人打一声,就直接选杂志投稿了。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在其他作者尚不知情、尚未正式同意的情况下,文章接二连三地完成了SCI杂志的投稿、一审、大修补试验、二审、小改、接收、发表等一系列流程。虽然你可能是好心图省事,但事后未必所有人都会领这份“情”,尤其是当你的文章可能存在造假情节时......

1

2018年8月31日,PLOS ONE上貌似就出现了一篇类似情形的撤稿文章:Retraction: A DNA inducing VLP vaccine designed for HIV and tested in mice,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原来,当这篇文章于2017年8月份在PLOS ONE发表之后,该文章的第二作者Cesar Boggiano(CB)和第三作者Ross Lindsay(RL)要求杂志将他们二人的名字从作者栏中移除,表示他们未曾同意被列为该文章的共同作者,这篇文章也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就被投稿和发表出版了。

但是投稿时,PLOS ONE不是会要求填写文章所有作者的邮箱,以便后续通知吗?为什么CB和RL二人会不知情?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原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Alexandre Calazans在提交稿件的时候,只填写了他个人的有效邮箱[email protected],至于CB和RL二人的邮箱,他都填写了过期的无效邮箱地址Outdated email addresses,所有第二三作者从始至终就没收到过来自杂志的任何通知。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再来看看第一兼通讯作者的单位,有两个,分别是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艾滋病研发实验室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卫生技术研发中心;二三作者都是美国这边的相同单位。

第一作者会不会是在美国做博后或进修学习科研的巴西学者?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悄悄私自把文章给提前发了,还给自己挂了通讯,结果被美国这边的实验室注意到了?

2

在收到二三作者的邮件后,PLOS ONE重新审视了这篇文章,却意外发现了一些曾经被忽视的问题,包括实验的方法学部分不够充分,未满足PLOS ONE的要求;没有提供完整的原始数据;并且对论文中Figure 2的 Western blot 图持有质疑。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看看这图中的左右两个小条带,有没有觉得很像?是不是同一条带被粗糙处理过的呀?

当杂志向第一作者Alexandre Calazans提出这些相关问题时,他对方法学部分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也提供了更多的原始数据,并解释说Figure 2和Figure 4(Week 5)最初的原始数据找不到了。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至于下面Figure5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这么一堆柱状图的原始数据,他也拿不出来......这可就难办了。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3

杂志社编辑与编委会成员讨论之后,对第一作者的答复做出了评估:

  • 文章需要补充额外的分子检测分析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支持研究结论;

  • 因为方法学部分、数据结果间的差异矛盾,不能确定流式细胞实验是在Week 5还是在Week 9做的;

  • 作者有必要验证部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等等。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PLOS ONE认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最终做出撤稿决定。对此,不知情的二三作者均表示同意,而第一作者至今没有给出回应。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最后,从文章的作者贡献上来看,第一作者Alexandre Calazans还撒了个谎,该文的初稿撰写、修改、编辑校对,想必第二作者Cesar Boggiano和第三作者Ross Lindsay是不曾参与的。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被私自添加SCI作者:撤稿了?我才知道有这篇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