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的“纸牌屋” 混官场看这部电影就够了

中国版的“纸牌屋” 混官场看这部电影就够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部国产经典黑色幽默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背靠背 脸对脸》。这部影片堪称中国版的“纸牌屋”,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官场的人情冷暖、尔虞我诈,人际关系的波谲云诡,人生命运的起伏变化,都蕴含在影片的剧情转换之中,看完心情会有点压抑,又觉得无比真实。

电影《背靠背 脸对脸》围绕某地代理文化馆馆长王双立展开,王双立一心想把自己职务上的“代理”二字去掉,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权谋斗争。当了三年代理馆长的王双立,市委组织部在单位内部搞投票选举文化馆馆长人选的时候,王双立给自己也投了一票。

本以为自己转正是胜券在握、十拿九稳,没想到上头却找了一个理由,空降了一个基层的大老粗马乡长到文化馆当馆长,王双立的馆长梦泡了汤。

不甘心就此失败的王双立,凭借自己在文化馆多年的人脉经营,多次给初来乍到的马馆长使绊子,给他在单位内部树敌,在工作上出难题,在上级面前制造出糗的机会。

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市里组织抗洪救灾,马馆长喜欢拍照,拍了一些领导奋战在抗洪一线的照片。单位的临时工摄影师猴子让王双立挑一张领导的照片去参加摄影展,王双立挑了一张领导在抗洪前线由下属打着雨伞,身上一点泥水都没有的照片。

等到领导参观展览的时候,上级领导冷局长看到了这张照片,很是尴尬,也让冷局长在市领导面前丢了脸面,冷局长对马馆长很不满。最终马馆长顺利被赶走,王双立又成了代理馆长。

王双立后来干了不少政绩工程,满心期待着下一次能转正,没想到事与愿违,上面又空降了一位年轻人来当馆长,这个人正是冷局长的秘书小阎。于是王双立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第二轮斗争。

主人公王双立不能说没有能力,他跑贷款、盖歌舞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争斗都是一把好手。他能够出政绩,在官场又长袖善舞。

但正是这样的一位能人,在经历数次失败之后,终于悟出来一个道理:在官场上混,走上层路线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没有靠山,没有人替自己说话,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所以,影片的明线是王双立为谋取文化馆馆长职务进行的斗争,徐副局长与冷局长之间的高手过招,是影片的一条暗线。

经历过几番挣扎和努力之后,后来王双立也想开了,就算当了馆长,也只不过是个正科级,也算不上出人头地。于是王双立彻底变得佛系,每天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对馆里的事不闻不问。

就在这时,事情却出现了转机,文化馆馆长小阎因为与女下属私奔,出了生活作风问题,文化馆的馆长又出现了空缺,在家里修身养性的王双立被组织找去谈话。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最终王双立有没有当上馆长,我们不得而知,留下的却是深层次的思考。

这部影片的风格非常朴实,朴实的演员,朴实的剧情,朴实的对白,表现手法生活化,在豆瓣的评分却高达9.2分,秒杀了百分之九十的国产电影。但正是因为电影的朴实和情节刻画的真实,却更能让人感觉到真实。

影片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背靠背,脸对脸,隐喻了中国官场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职场的残酷,

面对面的时候笑脸相迎,背地里的时候却各自心怀鬼胎、明枪暗箭。

片中对体制内仕途竞争的描述、对中国官场人情世故的描写,可谓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看完让人拍案叫绝又感慨不已。影片描写的人和事,即使放在今天看来,仍然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感叹一直以来体制内的运行规则还是没有变。

1994年在电影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争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同一年,中国也涌现了多部经典的影视作品,比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李安的《饮食男女》等等。导演黄建新拍摄的这部反映中国基层官场权谋斗争的电影“背靠背 脸对脸”,堪称是中国版的“纸牌屋”,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也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强烈推荐给大家。

中国版的“纸牌屋” 混官场看这部电影就够了

中国版的“纸牌屋” 混官场看这部电影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