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重慶,除了聞名全國的火鍋小面等美食、堪稱魔幻的城市空間外,其實還曾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山城棒棒軍

由於山城重慶地形崎嶇複雜,很多物流工作需要用到人力挑夫,而這批挑夫身上所常見的工具便是棒棒。

所謂棒棒,就是一根一米左右長的竹棒,上面繫著一團麻繩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背一根棒棒,三五成群,或候於街邊,或奔於車站、碼頭,以低廉的收費維持生計的體力勞動者們,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為“棒棒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重慶的街頭隨處可見“棒棒”的身影。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肩挑背扛、奔走于山城各個角落的他們成為了重慶的一個標記。

不要小看這批出賣體力的臨時搬運工。

最多的時候,重慶有大約3、40萬來自周邊農村的青壯年棒棒,他們為8、90年代整個重慶的高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棒棒作為城市雕塑

甚至有人說,是棒棒們用肩膀把重慶挑進了一個新時代

然而十幾年過後,這個獨特的群體卻在日益萎縮、漸漸遠去。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更加科技、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現代物流已經取代大部分的體力挑夫,山城重慶的棒棒們如今已是一個凋零、老去的殘弱群體

一邊是城市的越發繁華煥然一新,一邊是老棒棒們的佝僂脊背與深深皺紋,兩相對比,讓人不禁感嘆同時也要無奈地承認——

過不了多久,山城棒棒可能真的要消失了。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有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變化,併力圖為這個後繼無人的行業留下一段影像歷史。

2015年,一部走入棒棒群體真實生活的13集紀錄片《最後的棒棒》在網絡播出,沒錢宣傳也缺乏熱點,但卻迅速獲得了一片好評。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看過的人絕大部分都給出滿滿五星,豆瓣評分至今保持9.7高分。

《最後的棒棒》是導演何苦(本名何長林)的第一部紀錄片作品,在此之前,他是一名有著20年軍旅生涯的正團級軍官。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在主動申請轉業後,身為重慶人並且對棒棒有著濃濃記憶和情感的他帶著1300元生活費,以每月2100元的工資聘請了一位拍攝婚慶的攝像師。

然後便義無反顧地扎進了遊走於街頭的棒棒群體中,拜師學藝,同吃同住同勞動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就像特意為這部片子化名“何苦”一樣,他用一種

最笨、最苦的老黃牛精神,以截然不同於旁觀者的視角和立場,用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部自拍式的紀錄片。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時隔三年,何苦導演在劇集版基礎上,將原片和新素材結合,重新剪輯成了一部100分鐘的電影,並在今天正式上映。

上週,小萬特意對導演進行了一次

《小萬專訪》

即便當天導演已經接受了多家媒體的連軸轉採訪,但在關於棒棒、關於紀錄片的交流過程中,你依然能從他的神情和言語中感受得到那份熱忱與興奮。

《最後的棒棒》中,導演何苦在重慶著名商業街區解放碑附近拜了65歲的資深棒棒老黃做師傅,並隨之住進了棒棒們的聚居地——自力巷53號

來到這裡導演才發現,原來距離繁華的解放碑商圈僅僅幾百米的地方,竟有這麼一座如此破敗的危房。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用他的話來形容,來到自力巷就如同穿越了一般,感覺一步跨過了城市的七十年。

與亮麗的新重慶相對照,它就像人的腿上正在流膿的一塊傷疤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除了師傅老黃,導演還認識了同住在巷子裡的

河南老甘老杭,以及房東大石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他們之中最小的河南44歲,最年長的大石60歲,每個人都至少有20年左右的棒棒資歷。

令小萬印象深刻的是,劇集版中的這五位主人公,每一個人的身份各異性格不同,但導演卻把

每一個角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特別是河南,這個棒棒群體中唯一的漂泊中原人以一種完全不同於底層勞動者的“時尚形象”與“出格言行”帶給觀眾另一番對真實人性的認識。

比如他因父母離異而年少離家,流浪時在街頭上被幾個地痞挑斷腳筋導致如今一瘸一拐。

他也曾吃苦耐勞,在重慶做棒棒17年,後在大排檔打工3年。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濟的困頓轉而放棄勞動,專門在街邊打牌賭錢練就牌技,以求時來運轉。

河南身上有很多側面,比如他在物質上是極度貧瘠的,整日吃著白米飯配白糖;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另一方面他又極力渴求精神上的豐富,堅持看報、關注國際新聞。他的眼神裡既有狡黠,又有淳樸,還透著一種固執的可愛。

河南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任勞任怨的勞動者,他甚至是賭徒、是機會主義者,但我們仍然喜歡他,正是基於他的多面性與客觀真實性。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老黃當然是片中最大的主角,導演何苦也在與他生活和工作中最直接的接觸而對老一輩山城棒棒有了深刻的認識。

如果說河南是棒棒群體中的特例,那麼老黃便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典型的樣子。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年過六十依然堅守街頭,不去多想什麼,只懂得肩挑背扛流汗掙錢。在他們的人生哲學裡,一切都很簡單——

我付出勞動你付我酬勞,一份不多要一分亦不可少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片中有一幕是表現老黃接了一個運送行李的活,然而不小心跟客人走散了。

等到半夜的老黃無奈只能把它交給警察,對方趕來後堅持要給老黃100元感謝費,可是老黃堅持要找零70。

他說,挑這一單20塊,等了幾個小時,你得多付我10塊

流汗掙錢,拿不夠錢,晚上會睡不著的”,老黃一再強調。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淳樸簡單自然是美德,同時導演也藉此展現了老棒棒的保守。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隻顧埋頭拉車卻不抬頭看路。

碰到坎,仍要竭盡全力爬過去,對於新的事物新的方向不敢去冒險。如今山城街頭上殘存的棒棒,性格也大多如此。

這種最質樸的苦力勞動者,在如今的時代,既讓人感動,又讓人感嘆。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除了表現這幾位老棒棒的工作生活,導演也有意識地將城市與農村、身為父親/男人與妻子/兒女的關係勾連起來。

正像片中所說,每一個棒棒背後,都有一個必須當棒棒的理由。

為了避免過多劇透,小萬不再贅言。相信大家在看到了更多背後的故事後,會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與理解。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最後的棒棒》所呈現的生活無疑是苦澀的,但也是幽默的、苦中作樂的——

“論節約而言,自力巷的同志們已經走到了全國前列”,“病還在,錢沒了”;

“這個賊娃子不瞭解我的情況,他估計是哭著走的(老甘家被偷)”,類似的自嘲時常出現。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這種精神既屬於棒棒們,也屬於導演自身。

導演曾說,他拍這部片子不是在做慈善工作,既非為了渲染苦難,也非為了博得同情。

如今的棒棒們即便老去,但他們仍是在有尊嚴地活著,而非乞丐。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他們的確是

落在時代後面的人,可是卻絕不能以一種俯視的優越姿態去審視和評判他們。

紀錄片貴在記錄客觀事實,呈現時代變遷,剩下的,只待留於人自由評價。

至於此次電影版的推出,導演何苦回答說這是為了回應觀眾對片中人物的關心,讓他們瞭解這些老去的棒棒們後來的生活怎麼了。

當年看哭網友的9.7分記錄片,電影版來了

導演與老甘、河南、大石合影

由於時長所限,只有不到100分鐘的電影版當然不能更細緻地呈現每個人物的故事,所以感興趣的話,強烈推薦與劇集版結合來看。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採訪結束前,導演談到在《最後的棒棒》拍完後,他仍在繼續追蹤這一群體,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73歲的老棒棒。

於是就問他,七十多歲了為什麼還在當棒棒?

老人回答:我媽九十四歲了

導演接著問,那你還挑得動麼?

老人回答:我媽九十四歲了

導演又問,你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是什麼呢?

老人還是回答,我媽九十四歲了

三個問題,一樣的回答,這就是人性的光輝在普通人身上的最樸實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