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最近,某微信公众号上一则《报账难,难于上青天!》的帖子,引起不少基层官兵的共鸣。跟帖中,不乏吐槽的、点赞的、批评的、理性的声音。

有的说:“报账的苦,谁报谁知道。”有的说:“希望这一次替公家报账,麻烦能少点。”还有的说:“报账这项工作在部队建设中算是一件‘小事’,但就是这件‘小事’却因种种原因大大消耗着咱基层官兵的精力。”

一个帖子,引出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军队是要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别让报账拖了连队工作的后腿。别让基层官兵把时间浪费在繁琐的报账事务中。”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处理财务上的事情,

耗费了多少精力我都很难说清楚”

几场大雨让炎热的北方有了一些凉意。暑气渐消,大家也轻松了许多,可某团张参谋却始终皱着眉头。

原来,张参谋负责所在部门的经费报销、资产管理等工作。马上又要到月底了,他手里那一摞报销凭据丝毫没有减少的趋势。一笔笔压在自己手里的款项,让张参谋压力倍增。

张参谋2013年毕业分配到现在的单位任排长,两年后又调到机关成了一名作训参谋。性格沉稳的他,自调到机关开始就被领导“委以重任”,负责科室很多项目的财务工作。为自己和同事报账,这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很快让张参谋陷入诸多苦恼。

“处理财务上的事情,耗费了多少精力我自己都很难说清楚。”张参谋感慨地说,自己经常要花很多时间去找各级领导签字,碰到领导不在白跑一趟是常事,“非常无奈”。

此外,在张参谋看来,完成一次财务结算,程序也非常繁琐——要经过本人、所在科室、财务科、部门领导、分管领导、军政主官多级把关之后才能审签。

在机关楼奔走一天的步数,有时会让张参谋的微信运动位居朋友圈榜首。战友们拿他开玩笑:张参谋又武装越野啦。“要是武装越野就好了,顶多一身汗,不用窝火受气。”张参谋说。

审签麻烦,尚可通过多跑腿来弥补,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不合规的经费难于报销,则会产生更多烦恼。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报不了”的问题,

困扰着很多基层官兵

前些日子,某团王助理陪同领导到北京出差。繁华的首都,带给王助理惊喜的同时,也增加了他的难处。北京消费水平高,相应的出差补助也会有所提高。

由于领导的标准要高于目前仅是中尉的王助理,为了方便工作,王助理只能硬着头皮住上了和首长一样标准的房间。可这笔钱,回来之后,却无法报销。

“以前我特别羡慕那些能陪首长出差见世面的人,现在我一点都不羡慕。”王助理说,“因为很多账目报不了,只能自己垫。”

王助理发愁,李干事也是有苦难言。

李干事目前正在负责该团某台节目的导演工作。彩排关键时期,舞台音响线路烧坏,需要请技术人员进行更换。演出的日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李干事。

团里离市区很远,维修人员单程过来都需要两个多小时,早已超出免费上门维修距离。可是没办法,只能花钱请人上门服务。这一下,就是200多元。最后,维修人员用了两天时间把线路修好了。

可是,让李干事苦恼的是,除了开具正规发票的维修费800元以外,零零碎碎花了近500元都是没有发票的,这笔钱也只能自己垫付了。

“报不了”的问题困扰着王助理和李干事,也困扰着很多基层官兵。

基层连队建设需要购买很多东西,但是机关的购买程序有点复杂,加之供货商不是每次都有那么多的货,这就苦恼了各个单位的指导员们。

作为连队的“管家”,他们很多人都是勤俭持家的“楷模”。搜集钢丝、钉子、油漆等各种杂物,是他们的必备技能,目的只有一个:为连队的工作未雨绸缪。但有时,这些精明的管家也未必能做到“精准预算”,这个时候就需要到外面进行采购。虽然这些物品可以报销,但路上的车费就只能自己掏腰包。时间一长,有的官兵听到外出帮连队买东西,都是能躲则躲。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公务卡,

用起来方便,还起来难”

有人说,使用公务卡消费是不是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呢?答案并不乐观,公务卡的“方便”恰恰是基层官兵的“痛点”。

公务卡虽然具备信用卡功能,可以通过刷卡预付,但是每笔消费还款期限是25天。一些部队点多面广,想要集齐所有领导的签字谈何容易。繁琐的报账程序、层层审批的管理……往往在官兵还没有走完规定的流程之前,还款就已经逾期。

为了保护自己的信誉,很多人只能选择自己垫付。如果垫付的数目较小,那还可以接受,但是很多情况下垫付的钱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工资水平。这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官兵来说,着实是件烦心事。

采访过程中,该团李干事还讲了一件事。

有一次,单位急需一台视频编辑机。因为当时马上要投入使用,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李干事自己就用公务卡先垫付了。可是报销的时候,麻烦来了,需要各种凭证。折腾了几次之后,他手里的财务凭证越来越厚,贴发票,请示、合同、照片、发放表、验收单,采购过程记录……最终,到了公务卡还款日子,李干事不得不拿自己的工资,存进公务卡进行了还款垫付。

“这公务卡,用起来方便,还起来太难!”如今,每每说起这件事,李干事都会连连摇头。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看起来节约,

实际上存在不少浪费”

每次出差,很多官兵都希望能够预订打折的机票,又便宜又方便。可最终,很多战友只能眼睁睁看着低价的飞机票被一抢而空,而自己只能选择价格高出一倍的高铁票,最终完成支付。

原因很简单,飞机可以选择,只是审批程序太复杂,光是签字就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就这样,很多想要帮着单位省点钱的战友,也只能把这个想法默默藏在心里。

“很多规定看起来节约,但实际上执行起来存在不少浪费。”该团财务办公室负责人说。

谈及浪费,该团卢总工程师也有自己的“苦衷”。“有的科研项目需要比较高端的精密仪器,但在购买时会遇到价格上调,超出了预算不能购买,就只能买老一点型号的仪器。卢总工程师说,这些相对廉价的仪器在测试精度上有很大差距,买来用一段时间设备就闲置,造成浪费。”

(吴迪)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报账难,财务的战友也很难

在基层部队,每个在报账工作上吃过“苦头”的战友,心中都对财务工作的同事有着不满。在笔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些战友表现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不理解。

某团一连指导员说:“我们辛辛苦苦报账,到了财务之后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行,总之他们总有理由拒绝给你报账。钱又不是他们的,干吗总是抠抠搜搜的,折腾我们就这么有意思吗?”

对于诸多的埋怨和质疑,不少财务工作人员也是满腹委屈。作为单位的“管家”,很多财务人员表示,机关是因为基层而存在的,为基层服务是机关的职责和本分,财务工作更是如此。有时,卡着票据,不给战友报销,并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财务工作职责要求所致。该团财务助理小王告诉笔者:“财务工作量很大,要求我们必须细心,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

小王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国防生,毕业后就分配至该团从事财务工作。和同批来到单位的战友相比,小王的工作非常繁重,加班已成常态,几乎没有休息日。面对官兵“吐槽”,小王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他说:“我们经常加班加点进行财务清查,还有单位工资福利等相关工作要干,所有工作压在一起让人忙得四脚朝天。这时候如果有个不懂报账流程或者票据不全的人出现,我们难免会责备几句。时间一长,大家和我们之间就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想要破除障碍,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该团财务负责人老张说:“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大家对报账程序不了解,另一方面报销人对待工作不认真、不仔细,最后是财务工作具体流程不透明并缺乏相应的指导培训。”

据了解,每个单位都有其财务管理规定,这是需要仔细研究学习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经常忽视了这一环节,也由此为问题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排长小吴刚到单位不久,就接到了外出培训的命令。出发前,他并不知道这次学习需要保存哪些票据、自己有怎样的出差标准。结果,学习回来他傻了眼:有的票据不在预算计划之内,有的审批不全,有的不符合标准。

小吴的这些票据,让财务的战友犯了难:报,不符合规定,不报,战友吃亏。这样的事情在基层非常普遍,极大地增加财务工作的难度,也损害了基层官兵之间的感情。

进行财务工作方面的培训是否能“药到病除”呢?该团财务负责人老张连连摇头:“年初的时候,我们搞过一次培训,可是培训之后,赶上干部调整调动,很多人刚培训完就去了别的单位工作,最后很多人还是不了解这个工作程序。”

老张最近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各种类型报账需要的资料清单和流程,放在财务办公室、单位局域网以及各办公室和基层单位,与此同时定期组织经常性财务知识培训。“只有把财务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精细化,才能切实解决报账难的问题。”老张说。

(尹弘泽)

报销,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本文刊于2018年8月29日《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